1、机制方面
音乐刺激能影响大脑某些递质如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改善大脑皮层功能。
音乐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人脑主管情绪的中枢,能对人的情绪进行双向调节。
情绪活动的中枢下丘脑、边缘系统及脑干网状结构与植物神经系统密切相关,也是人体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体活动的控制者,因而情绪的紧张状态能直接导致某些内脏器官的病变,而罹患“心身疾病”。音乐能调节人的情绪,所以也就能帮助治疗某些心身疾病。
大脑听觉中枢与痛觉中枢同在大脑颞叶,音乐刺激听觉中枢对疼痛有交互抑制作用,同时音乐还能提高垂体脑啡呔的浓度,而脑啡呔能抑制痛疼,所以音乐有镇痛作用。
音乐能改善大脑功能,协调大脑左右半球,从而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所以常被应用于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音乐能改善智力障碍儿童的能力,所以音乐广泛地应用于特殊教育。
心理学研究显示,音乐能影响人格,情感培养对人格成长至关重要,而音乐包容了人的情感的各个方面,所以能有效地铸造人格;音乐能超越意识直接作用于潜意识,因而在心理治疗中有特殊功效;音乐活动是极有序的行为,有助于协调身心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行为治疗。
2、生理基础
(一)属外周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暨音乐调节对心身疾病具有治疗作用的原理
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两个部分,其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它们与人体各部分器官的关系如下图:
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的支配,但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有人称主管自主神经的下丘脑为“情绪中枢”,人们的情绪如愤怒、痛苦、悲伤常会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反应,并影响到相应的内脏器官。如在愤怒的情绪状态下,交感神经被激活,内脏器官的反应是,心血管系统的活动被激发,呈现血压增高,心率加快;消化系统活动被抑制,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反应。当然自主神经系统与情绪的关系只是情绪机制的一个方面,但这一机制对音乐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音乐能有效地影响人的情绪,情绪通过自主神经的反应,可影响人的内脏器官,从这点出发,音乐就可以在治疗心身疾病方面发挥作用。
(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脑干-网状结构、丘脑和下丘脑和边缘系统在音乐治疗中的作用
脑干-网状结构:脑干包括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构成。
网状结构:是位于脑干中央区纵横交错形成网状的神经纤维。有类型不同、大小不等的近百万种神经细胞散布其中。网状结构具有广泛的整合作用,除参与调控躯体运动与内脏活动外,对维持大脑的觉醒状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网状结构内存在一个上行激活系统,对大脑皮层有普遍的激活作用;它还存在一个抑制系统,能使皮层兴奋水平普遍降低,诱导进入睡眠,是人体主要的调节睡眠与觉醒的机构。所以,网状结构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条件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激活情绪。它还通过上行、下行激活系统的整合活动,对丘脑和大脑皮层的激活起着提供兴奋来源和协调的作用。对于音乐治疗来讲,它是对音乐刺激能迅速做出反应的部位,音乐治疗能对睡眠障碍,注意力障碍有治疗功能及对紧张情绪的进行调节,主要是通过网状结构起作用的。
下丘脑属间脑的一部分,间脑位于大脑与中脑之间,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构成。是重要的整合生命的结构,又是外周感官输入的信息传至大脑的中继站。而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和内脏功能的调节中枢,同时在人的情绪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有研究推测,下丘脑是进化中储存情绪模式的部位,脑生理实验中,通过微电极技术已发现下丘脑有专门的“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
边缘系统是由边缘叶与周围相连的结构组成的。边缘叶位于大脑皮层的边缘部分,在大脑半球的内侧面,上方为扣带回,延续部分为海马回,其前部钩形曲形成海马钩,这三个脑回连接成一个环形结构。由边缘叶与其邻近的皮层及其有关的杏仁核、下丘脑等皮层下结构共同组成的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称为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高级中枢,它突出的功能是调节情绪行为和情绪体验,尤其情绪体验被认为是整个边缘系统整合的结果。音乐能直接作用于边缘系统,对人的情绪行为起到调节作用,所以边缘系统对音乐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