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医还发现每一条脏的经络都和另一条腑的经络紧密相连。例如手臂上肺的经络和大肠的经络分别在手臂的内外两侧, 用针刺穴位治疗时,如果针尖到达的位置真正是经络的所在,那么肺和大肠的经络实际上可能只有几毫米的距离。
虽然从解剖学来看,肺和大肠在完全不同的位置,甚至找不出任何关联。但是从经络上看,这两个器官却是紧密相连的,而两条经络上的各种物理特性,例如温度、导电性、体液流动等,都会互相影响。古代的中医就把这两个器官视为相同的系统,称为“互为表里”。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观察,也确认了这两个器官发生变化时,经常是同步而且性质相同的。例如,人体出现感冒的症状时,在中医看来,这是肺热的现象(热和寒的症状是中医疾病诊断中非常重要的指标),这时通常也会伴随着便秘的症状,中医称这时的便秘为大肠燥热症。
类似于肺与大肠互为表里的情形也发生在心和小肠、肝和胆、脾和胃、肾和膀胱等器官之间。这种“脏腑互为表里”的归纳方法,把原来的十个器官减少到五个体系,人体系统分析诊断的复杂程度立刻大幅下降。这样也有机会用五行中的五个元素,来描述所有脏和腑之间的复杂关系。
除了这五个主要的脏和腑之外,古代的中医还发现另外四条主要的经络。第一条是在手臂内侧的中心在线,称为心包经,和心包的机能有密切关系,这条经络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血液运行的状态。第二条是位于手臂外侧的中心在线,称为三焦经,经常会反映胸腔和腹腔的问题,这条经络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气”的运行状态。第三条是位于人体躯干正面的中心在线,称为任脉。第四条在人体背面,称为督脉。任脉和督脉与身体所有器官都有关联,是人体最重要的经络。
由于心包和心脏是在一起的,而三焦却和所有其他的腑没有关联, 因此,中国人就把所有脏腑称为“五脏六腑”。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其中的心包含了心和心包两个系统;六腑则是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除了前面所说的五脏和六腑互为表里外,心包和三焦则是另一组互为表里的经络。
比较中、西医对人体系统的描述,可以看出,西医是以近代的解剖学为基础,以眼睛所见的硬件结构来建立系统,各个系统都是独立的,系统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中医则是累积了数千年人类经验所形成的智能体系,以推理的方式,就整个人体的软硬件结构建立一个具备了缜密的逻辑和结构的系统,因此能够沿用数千年。
在中国古代的书籍中,很少提到“脑”,这也是中西医概念上很大的差异之一。
中医的观点中,人体是一体的,五脏六腑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而且是经常保持平衡的。除了解剖学所提到的硬件之外,中医还有许多概念性或功能性的系统,例如能量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在过去科技不发达,没有测量仪器的年代,由于缺乏数字概念,医书中只能用各种特殊的名称来表示这些系统。如能量系统就用阴、阳、五行、虚、实、血气和火来表示;资源管理系统则用相生相克、平衡及其他的方式来表示。由于这些描述和现代科学精确的数据化用语有很大的差异,使得整个中医看起来成为难以理解的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