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叶主要负责判断、思考、计划、抑制等功能。大脑深处的边缘系统主要负责包括人类的基本本能在内的冲动、睡眠、摄食、记忆等功能。
多半数抑郁症与遗传无关
曾于2014年被路透社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精神病学和药理学教授RogerMclntyre指出,只有30%-40%的抑郁症是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就是说,60%以上的抑郁症是非遗传性的,社会变革、生活改变和人生经历都可能引发抑郁症。抑郁症患者的增多,特别是我国患者的增多,首先是因为大家对抑郁症的认识提高了。另外,我国目前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以及糖尿病、肥胖症(这两种疾病可引发一些脑部病变,
直接引起抑郁症)的增加也是造成抑郁症患者增多的一个原因。
专家说,我国抑郁症患病率增高的确切原因还不是很清楚,科普教育的加强使老百姓对抑郁症的认识在逐渐增加,提高了抑郁症就诊意识。另外,由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对综合性医院医生有关精神卫生知识的教育也提高了他们发现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并将这些患者转诊到精神专科医院再就医的几率。老百姓就医意识的提高和非专科医院医生鉴别能力的提高,增加了抑郁症的检出率。再有,随着我国人口寿命的延长,以及社会问题和人际关系更加复杂等外界因素,也会增加抑郁症的发病。
专家表示,总体来说,抑郁症跟其他慢性疾病一样,患病率都在慢慢提高。对于预计我国约有4000万名抑郁症患者,专家说,这一数字告诉我们,抑郁症是一个常见病,要重视它。
中青年为发病高峰年龄段
RogerMclntyre说,任何年龄的人群都可能患抑郁症,但一般来说,它的发病高峰年龄是20-40岁。另外从性别来看,女性更容易患抑郁症。专家也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场的激烈竞争使得参加工作的人群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职业人群日益受到抑郁症的困扰。而20-40岁正是一个工作压力较大的时期,因此也是抑郁症多发的年龄段。此外,到了六七十岁,老年人又开始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抑郁症的发病在此时又是一个高峰期。特别是女性,可能会因为生理原因,发病率比男性高。
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寿命会比普通人要短。RogerMclntyre教授对此分析,其中一个原因是抑郁症患者有可能发生自杀,导致寿命缩短;另一个原因是抑郁症会引起心血管疾病,有文献报道,如果患有抑郁症,在很长一段时间会被心血管疾病困扰,也会影响患者的寿命。
回归正常生活是治疗的目标
专家教授表示,抑郁症并不可怕,如果遭遇抑郁症,应当及早就医,通过合理的干预,加上积极配合治疗,70%-80%的患者都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目前认为,抑郁症与大脑的几种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或者网络神经连接有问题有关,而药物治疗可以使神经递质达到新的平衡。怎样才能使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更好?RogerM-clntyre教授认为,抗抑郁的治疗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生活功能及整个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仅仅靠药物并不能完全实现目标,还需要很多支持性的、教育性的工作,比如为患者提供饮食、睡眠等方面的教育和帮助。
RogerMclntyre教授表示,抑郁症的治疗目标不仅仅是消除症状,避免复发,还需要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恢复,从而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他说,认知能力和脑力智力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财富,而抑郁症会极大地影响人的认知能力。所以,抑郁症最终的治疗目标应该是实现认知功能的完全恢复。抑郁症症状的改善并不等同于认知功能的恢复。研究发现,通过药物治疗,有38%的患者症状缓解,但认知功能改善的只有32%,认知功能和症状都缓解的只有23%。
目前的抗抑郁药都可以改善抑郁的症状,但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以改善认知功能。因此,在药物选择上,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选择那些在提升认知功能方面有更好表现的药物或治疗方案。在认知功能的恢复上,除了药物治疗外,辅助行为也是帮助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RogerMclntyre教授表示,“认知行为疗法”可以使认知功能障碍恢复正常,抑郁症患者如果能努力主动参与到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参与娱乐活动、与朋友约会等,其抗抑郁治疗的效果肯定要远远好于那些行为被动的患者。
此外,RogerMclntyre教授还指出,由于肥胖、糖尿病与抑郁症之间关系密切,因此治疗抑郁症的同时还要控制糖尿病和肥胖,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改善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