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前不久,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一名华裔学生自杀身亡,再次引发人们对于亚裔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6月6日,也就是上周一晚,一名从印第安纳大学学金融专业到纽约实习的焦虑症是以焦虑和恐惧为特征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焦虑为对未来事件的担心,恐惧是正在发生事情的反应。焦虑和恐惧可诱发躯体症状,比如心绞痛加快,颤抖。焦虑症会严重干扰正常生活。
华裔学生罗伯特·刘被发现在纽约大学一间宿舍里上吊自杀。警方表示,这名学生之前并没有患过抑郁症,自杀原因还在调查中。
听到又有华裔实习生自杀的消息,不少同学觉得很震惊,猜测可能他是刚从校园走进社会,遇到太大压力所致。这是最新一起华裔大学生自杀的事件。就在一个多月前,宾夕法尼亚大学一名姓孔的女大学生跳进地铁铁轨自杀,也曾经引起广泛关注。
在美国,焦虑症在人一生中的发生率为29%, 在某一特定年份,在成人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1%-18%。
最近发表的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综述性研究(汇总了48项研究)显示,女性和35岁以下成人较其他人群更容易出现焦虑症。
此外,已经患有疾病的人群也容易出现焦虑,比如心脏疾病和癌症。
还有研究显示,焦虑症与各种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相关,包括卒中风险升高71%、冠心病41%、心力衰竭35%及心血管死亡率41%。
过去3年中,宾大已经有10个学生选择自杀。位于加州硅谷中心的帕洛阿图,2015年下半年有4名高中学生自杀,其中3名是华裔。有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大学平均每年约有1100名本科生自杀,首要原因是压力太大。
美国心理学杂志《职业心理学:研究与实践》的文章指出,有6%的在读的本科生和4%的在读研究生表示,他们在过去一年里有过自杀念头,尽管从未把这个想法告诉过任何人。
根据全美健康状况统计中心调查,从1950年以来,美国15岁到24岁的青少年自杀率扩大了3倍。1950年,自杀还只是美国青少年排名第五位的死亡原因,到现在已经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交通事故。在15岁到24岁的青少年的女性中,亚裔女性的自杀死亡数排在第一位。
亚裔大学生自杀率高与他们的压力太大有关。在美国上名校是多数亚裔和华人家庭孜孜追求的目标,而在美国,上大学并不等于进了保险柜,越是名校,竞争的压力越大。华人父母里有很多“虎爸”“虎妈”,对孩子的教育抓得严、促得紧,很多孩子本身也追求上进,埋头学业,自我要求很高。加上想上名校还要有才艺、有课外活动、有社会实践、有社区服务,他们承载的压力之大远超过国内人们的想象。
即便进了大学,拼搏精神依然不敢放松,因为作为少数族裔,只有出类拔萃,将来才能找到好工作。由于传统的关系,亚裔对心理健康问题普遍重视不够,既不会认真研究,真有问题也羞于出口,不会主动寻求治疗。其实,全美2/3以上的高校已经开设了有关心理健康的专门课程,所有大学都有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学生可与心理健康医生进行交流,在其帮助下学会舒缓压力。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引起华人父母的关注。有一个著名高中的父母微信群经常探讨这类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既不能逼人太甚,孩子的身心健康比成绩和名校更重要。不想输在起跑线,更不能跑不到终点线。当然话是这么说,真正能彻底想得开的父母并不是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