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流行,各种睡眠软件也应运而上。脑电波音乐到底管不管用?专业人士认为,原理可行,手机操作却不靠谱。资料显示,全国约有15%-30%的成人和10%-23%的青少年存在失眠问题。除老人和妇女外,金融、IT、广告、司法、公安、律师等高压行业的从业人员更易受失眠侵扰。
催眠软件到底能否助眠
气温日渐回升,记者发现,朋友圈里关于“春眠睡不着”的吐槽也日渐增多。与之相对应的,白天懒洋洋的春困也深深困扰着学生、上班族及中老年市民。如何在晚上睡得更好,成为不少人近来的头等大事。
最近,市民关女士用上了儿子送的智能手机,她发现用这个手机可下载不少睡眠软件。这些软件会播放催眠的音乐,还会播放α波、波和波脑电波音乐。换了多种睡眠软件,尝试了好几天后,关女士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效果。
记者也下载了一款号称能播放多种脑电波音乐的睡眠软件。该软件将音乐分为α波、波和波三种,记者试听后发现,所谓的脑电波音乐听起来跟普通的音乐没什么差别,都是一些慢节奏的带有海浪声或虫鸣声的音乐。记者还试听了一种音频,放出来的是类似电台调频的吱吱声。
这样的睡眠软件能否帮助睡眠?记者就此采访了曙光医院失眠专科副主任医师蒋海平,他透露,音乐疗法也叫生物反馈疗法,这是一些专科医院在治疗失眠时会用到的辅助疗法,它对交感神经的稳定和放松心情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确实能辅助入眠。
对于超声波疗法,蒋海平称,从原理来说是可行的,在一些专科医院也确实被用来治疗焦躁症,对于平稳情绪有一定帮助。不过,超声波疗法要使用特定的仪器,仪器所放出的超声波的波长有讲究。“那些用手机播放的所谓脑电波音乐能否达到标准,这就难说了。”他这样评价。
多数失眠是因心理性因素
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介绍,失眠问题看似不大,但其实影响的人群和范围很广,资料显示全国约有15%-30%的成人和10%-23%的青少年存在失眠。
蒋海平告诉记者,影响睡眠的因素最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物性因素,包括生理、病理、心理诸多方面;二是外界因素,包括温度、光、声音及环境影响。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他认为多数人的失眠受心理性因素影响更大。
一般而言,有三类人群最易受到失眠困扰—老人、妇女、高压人群。老年人因神经退化导致睡眠调节机制的退化;妇女因生育、绝经等因素导致内分泌的变化,从而影响大脑激素;工作压力大、强度高的行业也极易出现失眠,如金融、IT、广告、司法、公安、律师行业从业人员都较其他行业更易出现失眠症状。
良好睡眠从健康生活开始
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确认2015年3月21日为世界睡眠日,而中国的主题为“健康心理,良好睡眠”。据悉,网易新闻客户端3月20日将结合世界睡眠日配合上线“天黑请入眠”主题,为用户定制睡眠音乐。
蒋海平建议,良好睡眠应从规律的生活开始,早睡早起,睡前不进行剧烈运动、保持情绪平和,这些都有助于睡眠。而已存在睡眠问题的人,首先应及时就医,找到病因,对症治疗;调节生活作息,改正不利于睡眠的习惯;在用药方面需遵医嘱,不要擅用保健品来替代药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