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的: 关键字:   
首页新闻中心 最新资讯多措并举 让无声世界的孩子重获新“声”
新闻中心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多措并举 让无声世界的孩子重获新“声”
新闻来源:    点击数:1059    更新时间:2022-03-26 15:16:25    收藏此页

    潺潺流水、悠悠鸟鸣、潇潇雨声……这些美好的声音,对许多孩子来说习以为常,但对处在无声世界的孩子来说,要听到这些再寻常不过的声音,却是一种奢望。他们就像有声世界的“折翼天使”,一直“隔阂”在声音世界之外,无法正常用语言交流。

尽管命运给了听障孩子一个安静的世界,但并不能阻碍他们追逐声音的脚步,在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越来越多的听障儿童通过科学干预、康复培训等手段,尽早回归了“有声世界”,有的甚至可以达到普通幼儿园、小学的入学标准,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


多重模式教学 助力全面康复


走进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教室整齐摆放着各种玩具和书籍,午睡室一排排铺着卡通床单的小床可爱十足,走廊两侧墙上挂满了孩子们的绘画、泥塑、手工剪纸作品……这里的孩子有些特殊,他们脑袋上戴着一只形同蓝牙耳机的机器,它连接着脑内的人工耳蜗,帮助孩子们识别外界声音,就像“天线宝宝”一般。


老师好、医生给我听听、警察敬礼,走近听力语言康复科个别化教学教室,就听到孩子稚嫩模糊的声音,只见一名带着人工耳蜗和助听器的孩子正拿着道具听诊器,在康复训练老师的教导下练习听能和发音,并识别职业进行场景沟通。



孩子们正在上课。


隔壁集体课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嬉闹开心的声音。“学会的小朋友举起右手大声说,好吗?再大声一点,棒极了,鼓掌。”康复治疗师微笑着重复刚才的话语,用夸张的动作,引导数名听障儿童聆听发音,并期待着孩子们的回应。


“在这里上课的孩子最小1岁多,最大6岁。”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语训科负责人张瑜告诉记者,康复中心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课以学前教育为基础,整合听力干预、听觉言语康复和言语矫治专业服务,运用集体教学和单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0到6岁听障儿童提供康复治疗和教育,帮助听障孩子全面发展。


张瑜介绍,集体教学训练课和个别化训练课相配合,孩子们既能获得普通幼儿园的知识教育,免费接受双语、手工、绘画等多种培训课程,也能获得一对一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康复老师会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在听能、言语、语言、认知和沟通等领域开展个别化的训练,帮助孩子听得更清楚,说得更明白。”张瑜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贵州省康复中心上课的孩子均符合该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条件,系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的0到6岁人工耳蜗听障儿童,中心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和听障情况,设有亲子班、小班、中班和大班。


“听力康复训练课共接纳听障儿童60多名,孩子们早上8点上课,下午17点30分下课,所有孩子既有集体课程安排,也有个别化训练课程。”张瑜介绍,3岁以上的孩子每天有30分钟的个别化教学,3岁以下的孩子需在家长陪同下进行亲子康复,每周两次一个小时的个别化教学。


免费康复培训 插上希望翅膀


“要想听障儿童学会听声音,甚至开口说话,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听障儿童如能在效期内得到专业训练,康复率能到90%以上。”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高峰痛心地说,遗憾的是,很多家长缺乏认知,在“十聋九哑”观念的影响下放弃了治疗,有的家庭因无法负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及相关费用,导致孩子错过了最佳康复治疗期。


高峰坦言,0到6岁是听障儿童最佳康复治疗期,通过植入人工耳蜗,可帮助佩戴助听器效果不好或无效的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或先天性聋儿重建听力,如果能坚持术后康复训练,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是很有可能的。


为减轻听障儿童家庭经济负担,国家和贵州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作为贵州省残联直属公益一类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认真贯彻落实,通过免费对0到6岁残疾儿童实施筛查、免费安装人工耳蜗、免费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等举措,持续扩大听障儿童救助覆盖面。


“符合条件的7周岁以下听障儿童,均可在省康复中心进行免费康复培训,也可就近选择指定的康复中心。”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社会服务科负责人柴华介绍,根据《贵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办法》和《贵州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及补贴标准(2020年版)》,持贵州户籍(或在贵州领取居住证)的0到6岁重度聋以上听力残疾儿童,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条件、达到术前检查合格要求的,家长或监护人可申请免费康复救助或补贴,并享受辅助器具、支持性服务。



孩子们做的手工。


在利用好政策减轻听障儿童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还积极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3家省内人工耳蜗康复救助定点医院合作,为听障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升级了绿色通道,提高了救助效率。“2009年启动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至今,累计救助听障儿童数千名。”高峰表示,2016至2020年间,康复中心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共成功实施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604例、术后安置康复训练听障儿童810人、对侧耳适配助听器520台。


政策的暖阳不光撒在听障孩子们身上,根据《贵州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及补贴标准(2020年版)》通知,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孤独症等患儿也有相关救助补贴,能进一步减轻经济困难残疾人家庭负担,切实满足其基本康复需求。


家校携手发力 爱让发声无碍


“我是妈妈的宝贝。”杨晓丽听到儿子跃跃第一次开口表达爱的时候,一时间手足无措,感动得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得益于贵州省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2岁的跃跃在定点医院免费做了人工耳蜗植入,并在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免费康复了1年。如今,3岁的跃跃不仅沟通顺畅,还进入了普通幼儿园学习。


“这一切来得太不容易。”提及跃跃康复的心路历程,杨晓丽重重的叹了口气。她说,跃跃在1岁多时被诊断为大前庭综合征,为让孩子开口说话,自己做了全职妈妈,带着他踏上了康复之路。“通过康复中心的项目救助,跃跃植入了人工耳蜗,术后一个月开机调音时,他吓得哭了起来,我心疼的看着他,只能轻轻抚慰他。”杨晓丽记忆犹新。


陪伴跃跃不仅需要极大的耐心,还要每周坚持不懈地参与康复中心的单训课程和听觉口语理论课程。因孩子年龄小,每堂课都需要杨晓丽亲自参与。“我要跟他一起学,回家后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融会贯通的教孩子。”杨晓丽说,康复的过程很磨人,有时候一个很简单的目标,往往需要很久才能达成。


让一个听障儿童开口叫妈妈,难度有多大?“难度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可能需要一两年,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跃跃的听觉口语理论课老师从教18年,她说,没有经过康复训练的听障儿童对声音辨识度很差,要教会他们像正常人一样发音并理解声音,需要在口型、吐气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指导训练。



送教上门。


“普通孩子与生俱来的‘听’和‘说’,对听障儿童而言需要历经成百上千次的重复。”跃跃的老师告诉记者,在漫长的康复过程中,家庭康复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有很多技巧需要家长掌握,中心也会指导家长掌握步骤和要领,通过家校的密切配合,最大限度激发孩子的潜力,让孩子尽早适应有声世界。


在老师和家长携手共同发力下,越来越多像跃跃一样的孩子开始从康复中心走向正常社会,重启精彩人生。


另外,考虑到家庭参与对听障儿童康复的重要性,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还会定期安排家长培训,指导家长如何引导3岁以下孩子在家里开口说话,并按进行语言方面的教育。张瑜介绍,自2019年起,康复中心每周五会组织“送教上门”,手把手帮助不便来现场培训或是对康复认识文化程度欠缺的家长。


“根据《“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提升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送教上门’的基层经验正为未来更好的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打下牢固基础。”高峰表示,对困难家庭提供结对帮扶、送教上门等服务,是康复中心提高语训工作效能、提升康复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举措,下步工作中,中心也会努力做好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执行好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与补贴制度,争取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图片由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提供)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本市医保定点机构今年增300家   下一篇:表象之下,是对现实的再度远离!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体感音乐-音药 ♥ 专注心身医学-沉浸式音乐康复模式-体感音波治疗系统-睡眠治疗系统解决方案 © 2005-2016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10372号
邮件:hsk360@163.com 电话:+86 0755-25115581 13570880178 18926764561 传真:+86 0755-25115581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留学人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坪山同乐社区)B栋2楼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