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来,国内医院建设项目持续保持着飞速发展的势头,尤其近年来,伴随着政府的不断投入、社会资本的介入,医院建设热潮更是一轮轮地涌现。时至今日,国内医院建筑设计和建设水平在不断地完善和优化中,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面对当前的形势,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总结和思考:未来医院建设,将何去何从?我们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在政策变革、民众服务需求、互联网、物联网等多重力量推动下,我国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亦发生了全面重构,一方面,资源节约、健康适用、高效智能的空间与资源共生型医院成为未来医院建设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以移动医疗、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让智慧医院体系逐渐成为现代医院建设的核心内容。由此,商业式创新、建设理念更迭、空间布局优化等,对医院建设思维和设计理念都提出了高效、绿色、智能的复合型新要求。
作为建筑设计者,面对如此之多外部因素的影响,需要重新审视过往的成果,应时而变,未雨绸缪。
项目定位
合理的项目定位是医院远期良性发展的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项目定位是整个规划的指导原则,为医院远期发展提供战略性的依据。医院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对外部环境、医院资源及能力、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分析,形成符合医院自身情况的战略发展规划和运营发展规划,从而确定规模、等级、核心业务、发展思路等等。随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深化及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大型三级医院规模的定位思路不再是求大求全,而更注重提质增效,追求规模与实效相匹配的合理增长。大医院逐步取消普通门诊,并推动医联体建设,使得门诊建设规模应该适当缩减。在定位准确的前提下,规划设计的过程,就是设计单位绘制建设蓝图、业主单位以规划为基础来绘制医院发展蓝图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业主单位重新梳理自身发展需求的过程,是反复论证学科和专业发展的过程。只有这样,设计方才能充分领会业主意图,通过规划设计实现业主预期。
空间布局
合理的内外部空间预留为医院全方位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空间布局宜顺时应势。
在医院总体规划设计中,预留空间几乎是与门急诊、医技、科研教学等几大功能模块同等重要,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之下,前期的预留为医院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核心医疗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更是应接不暇,而且政策导向、专项资金争取、特色科室发展等方面也是存在不可预见性因素,所以医院功能布局宜富有弹性和可生长性。
外部空间的预留并非单纯的土地预留,而是需要远期的发展建设能够合理地融入原有的医院布局秩序当中,成为原有建筑的生长和延伸,使得新旧建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如在滦平医院的设计中,采用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模式。因二期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医技、住院甚至门诊皆有继续拓展建设的空间,而将来的二期建设,以医疗街的延伸作为主脉络,形成肌理的生长,从而有序地融入到整个院区规划当中。
内部空间也需要适度的预留。其原因有两点:一是部分科室受到自身布局特点的限制,不适合另外择址扩容;二是考虑到人员、设备的共享,辅助或关联科室的密切关系,不适合另寻他处进行补充建设。比较有代表性的区域包括手术室、影像中心、核医学科及检验中心等,如果另行择址扩容或改造,会带来患者动线组织、洁污物品的供应及回收、放射防护的限制、人员及设备的共享、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诸多不便。
预留内部空间的目的无非是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医院业务量的正常扩增,满足量的提升;二是从技术发展层面对某些设备或者开展的业务进行空间预留,满足质的提升。
兰州军区总医院
以兰州军区总医院的手术中心建设为例,考虑到影像技术在术中的深度应用,在手术室建设中,除了常规的术中设备,还预留了术中核磁、术中CT、杂交手术室以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室。部分设备的投入需要考虑到辐射防护、荷载、运输路线等因素,所以前期设计中就需要落实设备选型等前期资料。在其地下部分的设计中,配合PET-CT预留了回旋加速器,应对增量预留DSA用房。在设备方面,应对将来人力成本的增加,预留了垃圾污衣回收系统。
绿色医院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创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付出了很大的环境代价,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行为,成为每个建设参与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取得“绿色医院”的认证,说明医院注重环保和能源的节约,实际上也是医院品质的外在体现,是医院管理者们“以人为本”的理念展现。
绿色医院建筑的设计中,可以结合绿色医院评价体系,根据星级目标逐个落实。只需将科学与合理的理念融入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即可完成绿色的身份验证。对建筑环境中的风、光、热、声等性能,通过计算机的复杂分析计算给予量化的评价,进行能效评测,以期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绿色医院是在保证舒适体验的前提下,耗能最少的医院。绿色医院集成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这些技术的运用和落实,都顺应了未来医院的发展趋势。
邢台市第一医院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广泛采用,对于项目设计、施工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专业内多成员间、多专业多系统间的三维协同设计,可对一些错漏空缺进行预判,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对于后期运维也可起到能耗监测等辅助作用。
智慧医院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尤其以移动医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让智慧医院体系逐渐成为现代医院建设的核心内容。
石家庄第一医院
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应体现系统的完整性、相关性及联动性;系统设计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基础系统建设必须一步到位,专用系统可在统筹规划的框架下单独建设。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技术发展和使用要求的变化、系统功能的扩展和技术提升的可能性,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化系统设计应考虑使用“统一平台”的设计理念:医院内网作为统一信息管理平台;设备控制网作为安防及设备管理的统一控制管理平台;视讯网作为统一视频管理平台。
无线网络系统(包括物联网系统)在医院得到广泛认可,设计时要做好无线网络系统线路预留,系统设备及二次开发可由医院自行购置,以满足医院未来业务的扩展和二次系统的开发应用。
设备设施方面的前沿设计
对照明、电梯、空调、给水排水等系统的用电进行分项、分区计量,根据用户需求和使用功能要求,实现能耗综合计量与管理,并可经通讯接口与其他系统联网,全面实现建筑的智能化。
光源方面可采用T5荧光灯、LED灯及无电光导照明相结合;合理设置分区照明控制措施,具有天然采光的区域能独立控制;公共照明及用电设备采用智能控制器集中控制和管理,做到绿色、节能。
数字化智慧配电,采用同时具备数据采集、分析、判断、记忆、调整、控制、定位等功能的数字化系统,从用电环节出发,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产品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低压配电系统的集中监控、节能减排、减员增效,做到安全、高效、智慧。
采取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为建筑提供复合能源供给。院区建立集中式能源站,利用发电机组的余热,配置相应的机组,负担冬季和夏季的基本空调冷热负荷,不足部分采用电制冷机、燃气锅炉等形式予以补充,还可同时提供卫生热水。移动式无人值守锅炉房将配套设备、管道、仪表等集成安装在集装箱内,实现可移动、方便快捷的供热方式,可为用户节省土建投资。系统可以接入云端,实现远程控制及故障分析,为后期运维管理提供极大的方便。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净化空调冷热源可采用多功能一体式风冷热泵机组,提供冷热联供的解决方案。根据末端用户实时变化的冷热需求,具有自动平衡冷热输出的功能,使运行费用显著降低。
针对医院项目,可采用带热回收的全面新、排风通风系统。新、排风主机均采用分体式能量回收机组,成对设置,没有空气间能量直接传递,既避免了通过空气交叉感染,又可通过热交换对新风进行预冷或预热,节能效果显著。为了提升室内空气品质,人员密集的区域可设置直流变频风机、室内空气监控系统,对室内CO2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与新、排风系统联动,大幅提高患者就医的舒适度,并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
分布式生活热水系统将原有传统的集中机房内换热更新为按楼层(护理单元)分散式换热,更加节能、增效,适用于多种热媒形式。智慧供水采用数据信息,更好地结合医院建筑用水规律,利用软件控制调节生活变频供水泵,可以提高医院建筑生活用水可靠性,节约用水。
作为医院建筑设计者,面对新时代的发展,面临科技的创新和变革,需要冷静客观地分析外部因素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在不断的学习和汲取中提升自我,与时俱进,在不断的思考和现实的碰撞中求取真知,从而为社会、为民众贡献更多的具有前瞻性设计理念的建设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