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的CBD里白领们行色匆匆,地铁站满是疲惫不已的面孔,入夜的城市中心一座座写字楼高耸林立,灯火通明……都市化和现代化的浪潮将城市里的我们裹挟着向前,而在高度追求效率和强调速度的今日,慢下来重新感受生活之美,似乎成了日益奢侈的事情。
中医提倡适量运动、适合每个人自身的运动方式,反对运动过极。例如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云:“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又如《黄帝内经》云:“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即过度运动损害健康。再如华佗曾对弟子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华佗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鸟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
重温中医养生智慧精髓
中医养生智慧早在2000年前就已经阐明,《黄帝内经》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即指人应遵循自然界变化规律而生活,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饮食要调和有节制,顺应日运动的节律进行起居,不要过度劳动及房劳过度,这样身体与精神俱佳,就可以终享天年。
顺应四时把握运动耐受点
中医强调“和”的思想、即度的把握,不偏不倚、不过不及。对于运动而言,倡导动静结合,运动要调和;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是适合自己的运动,是自己喜欢的运动、是运动强度与身体承受能力相匹配。那么,哪个点才是自己的耐受点呢?其实寻找起来很简单:该强度运动令你微微出汗,身体温暖,如果你再增加运动强度就可能有一些不舒服了,这个点就是自己的耐受点。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云:“五脏化液,在心为汗”“汗为心之液,精气之所化,不可过泄”。如人体运动过程中大汗淋漓,过度出汗,气随汗脱,就会损伤心气,严重者心气暴脱,出现晕厥甚至猝死。
运动要顺应四时,即运动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及昼夜变化之规律。例如,白天属阳,人体阳气运行于外,可正常活动;夜属于阴,阳气走行于内,需闭藏得以濡养。夜间体温下降,心率呼吸变慢,通过睡眠休息恢复体力。如果人体夜间过度疲劳、过度运动则使阳气耗损,重者阳气暴脱至死亡。
日常调理重在补益心气
中医理论心主血脉、主神志,正常情况下心气充盛、血脉畅通,则人体精神充沛、思维敏捷;中医养生重在养心,养心重在静心。部分人群经常出现疲倦、乏力、心悸、气短、胸闷、失眠等症状,伴舌质淡脉细,或有心脏早搏病史,是心气不足的表现,应补益心气并减少运动。
在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后,日常可以服用补益心气茶饮方:生脉丹参枣仁茶。组成:人参6克、麦冬12克、五味子9克、丹参18克、酸枣仁15克。开水适量,泡茶饮,每日一剂。本方具有益气活血、养阴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