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一个中国文化史上的有趣案例:
当今的文化市场上流通着一套“二十四孝故事”,我们都认为,这反应了儒家文化的孝道观,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但是,这套故事的缘起却另有玄机。
原来,佛教进入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之后,僧侣们为了让佛教的思想更广泛为世人接受,想尽一切办法弘扬佛教经论义理。唐代开元年间起,出现一类“佛经俗讲僧”——就是用民众喜闻乐见的说唱等表现形式,把佛经介绍给大众。
五代末到北宋年间,有一位著名的俗讲僧云辨圆鉴大师。他在讲经时,总要先表演一段故事,再开始正文。这些段子被称为押座文。上面说的“二十四孝故事”就是这位大师编写的押座文之一。
在他的二十四孝故事里,并没有严格按照儒家孝道观和儒家正史的记载去写,而是加入了佛教的孝道思想。其中有些内容和当时官方宣扬的主流儒家孝道观是有区别的。
比如,二十四孝故事里有的段落是通过损伤自己身体,或者冒着个人安全风险,乃至于抛妻杀子的方式表达孝道。这在佛教里面,叫做无我献身精神,但在儒家正统来看,这样的行为会让父母担忧,反而是大不孝。
举个例子:明朝初年,日照县农民江伯儿,因为母亲患病久治不愈,就模仿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的故事,向神灵祈祷许愿,如果他母亲病愈,甘愿“杀子以祀”。后来他母亲康复了,他果真兑现承诺,把自己三岁的儿子杀害了。
这件事传到了明太祖朱元璋耳朵里。朱元璋大怒,吩咐有司严厉惩治了江伯儿,并下令让礼部重新修改了朝廷对孝子孝行的奖励标准,不再把这类“愚孝”行为列入嘉奖之列。
其实,这类官方的禁止愚孝行为的诏令,自从宋代、元代就已经出现过了。但是,并没能阻止二十四孝故事盛行民间,成为孝道的榜样。
这个案例反映的就是本文开头说的“睡眠者效应”。由于当时儒家的主流都在庙堂之上,基本上不会向民间宣讲正统儒家思想。佛教的讲师们则通过活泼的形式,让民间普通民众记住了带有佛教思想的二十四孝故事。时间长了之后,大家只是记住了故事的梗概,而忘记了故事的发布者实际上来自佛教,还误以为是儒家思想的传承呢。
这个“睡眠者效应”很有意思吧?处于社会较低阶层的人士,如果能善巧利用这种效应,就有可能制造蚂蚁吃大象的逆袭事件了。
枕头在我们生存中扮演着一个紧张的角色,人们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与它相伴而过的。而古代的枕头,倒是比现代的枕头款式要多得多。
古时的枕头品种繁多,从材质上来分有石枕、木枕、陶瓷枕、玉枕、琥珀枕、丝织枕等;从造型上来分有圆形枕、方形枕、梯形枕、动物形以及人物形枕等;从用处上来分有卧具、药枕等。
枕头的来源大约可追溯到旧石器期间中期,当时的古人类已开始有认识地用石头、木头、柴草、兽皮或许用本人的手臂曲折而垫于首下,作为本人睡觉时的头枕物,这大约便是最初的枕头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