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的: 关键字:   
首页新闻中心 最新资讯健康新概念——疾病的辨析和调理
新闻中心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健康新概念——疾病的辨析和调理
新闻来源:    点击数:2830    更新时间:2017-09-28 15:08:41    收藏此页

    风光秀丽早秋的北京,宏伟的国家会议中心,在2011中国心脏大会举办的间隙,记者就有关健康问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俞梦孙教授。精力充沛、平易近人、风趣健谈、大师风范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健康就是战斗力

  主持人:您说关注健康和医学分科过细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俞梦孙:有关系的。那怎么能够改变呢?刚才说到,21世纪的医学应该把健康放在首位,关注健康才能带动整个医学的发展。比如我们这次研究高原,我们就没有从防治或者治疗高原病出发,而是关注他,让他到高原就是健康的,从这个角度着手,不让他进入高原病状态,想一切办法提高去高原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协调。


  主持人:就是我身体本身就是能适应高原的。


  俞梦孙:让身体自己能够产生适合高原的条件,这个产生是可以的,因为人本来有这个能力,只不过这个能力究竟怎么才能发挥出来,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去训练,让他循序渐进的达到这个水平上来,不要跨越。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认为21世纪的医学是健康的医学。我对这个话的理解是,不要过度的去关注诊断和治疗,应该是关注个人的健康。所谓生病,实际上是他的健康已经有问题了,你光看局部,看不好,他是整体失调的表现。为什么会有整体失调呢?就是因为不健康。所以我们如果把他的健康调好了,身体自己也有这个能力去把病调好了。现在分科分得细,就会对整体缺乏了解。


  主持人:那您有什么建议呢?


  俞梦孙:当然这个扭转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主持人:因为研究就会造成一种趋势,就是越来越细化。


  俞梦孙:分科开始稍微细化一点可以,现在太细了,应该回来,回到整体上来。应该是整体综合分析和细节相结合。


  主持人:您经常说一句话就是要相信人本身的能力。


  俞梦孙:对,实际上人有很强大的能力,这个能力只要发挥出来,那一定是健康的。我们航空医学的对象基本上是健康的人,所以我们更应该把飞行员的健康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我们想把每个飞行员培养成一个身心完全健康和谐的人。这个时候他如果有一点问题,他也会因为身体和谐健康而慢慢解决。我们航空医学里这个观念,将来还可以推广到别的医学。


  主持人:航空医学发展趋势就是要培养健康飞行员,可以这样说吗?


  俞梦孙:就是以健康为中心来发展各个学科。不是说你这个科钻得越深越好,而是你这个科钻下去,对飞行员健康有没有不利因素,如果有不利因素,那改过来,以飞行员的健康为中心来发展,各个学科都要遵循这个。如果拿出来的点子对他的健康不利,那不能用。或者你设计出来的东西,对飞行员长远来说是不利的,那就不能推广。如果搞得不好,表面上看起来性能很好,但是长远来看对飞行员是不利的,这样的也有。


  只要循序渐进就可以享受高原


  主持人:那咱们说说高原。您八上青藏高原,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去看训练情况。那您跟我们讲讲,您现场在看到这些军事训练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俞梦孙:我们国家在世界上高原医学是做得好的,甚至于国际上都是有名的,因为我们国家高原疆域比例全世界是最多的。高原主要是高山病,就是防治高原病,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很优秀的成果,但还不够,到高原执行任务、工作,看起来健康但实际身体有相当比例存在问题,概括来讲是属于慢性高原病的状态。


  主持人:说明我们的指战员都在用意志工作。


  俞梦孙:对,这个从部队来讲影响战斗力,那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如果单纯从病的角度去解决,那不行。因为慢性高原病到现在来讲,还没有非常有效的办法解决它。急性高原病,我们已经很有办法了。但是慢性高原病,现在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高原有那么多慢性高原病状态的人,怎么办?所以一定要想办法,让这些人不发生慢性高原病,让他们上去就是健康的。所以一定要把高原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这次工作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把人类健康工程这样一个理念和高原结合在一起,这叫高原健康工程。前几年我们做的,现在还没有完全做完,这个事情我建议科技部还要立专项去做,就是高原健康工程。第一,要使人能够健康的上去。第二,在高原健康的逗留,能够完成各种任务。特别是今后如果有战争的发生,他应该能够担负起作战的任务,这个很重要。第三,需要回来的时候,能够健康的回来。


  主持人:那怎么能做到呢?


  俞梦孙:实际上要对人的能力有所了解。过去我们有一种论调,叫高原自然适应论。就是人上去,开始几天不适应不要紧,过几天慢慢就适应了,很多人都是这样。现在看来,这句话有问题的。实际上自然适应论,在我看来是很多人产生慢性高原病的根源。因为他上去,环境对他的影响一下子太大了,他调不过来,虽然部分到后来调过来了,但同时产生另外病理性的重建,比如红细胞特别多、心脏肥大,血液循环也会受到影响。但是现在看起来,人肯定能适应高原。怎么适应呢?人形成一个新的适应环境的结构,他要有一个过程。总而言之,比较通俗的话就是循序渐进。


  主持人:而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以在高原上完成?


  俞梦孙:在平原、高原上都可以完成。创造一些方法,如果上去以前是有计划的上去,可以在平原模拟高原的条件,每天训练两三个小时,我们创造了一个叫渐进性的间歇性低氧训练方法。比如我们的目标是到拉萨,那可以训练五六天就可以了。如果要更高,那训练时间更长一点。假如地面上没有时间,有的人紧急上去了,在高原给他制造一个能够循序渐进的方法,不要让他一下子暴露在上面,暴露也可以暴露,但是暴露时间有限。比如一下子到4000米上去了,头一天在外面的时间短一点,在屋子里可以造一个氧气高一点的环境,第二天又增加一点在外面暴露的时间,逐渐暴露,他对环境是逐渐适应,人不断的在身上产生适应机制,这样就不会有什么不舒服的了。实际上很多事情都需要循序渐进。


  主持人:刚才我在开场白里也讲到,做弹射实验那是很危险的,轻则骨折,重则丧命,您要自己上阵。去青藏高原要这些数据,您也要亲自去,为什么呢?


  俞梦孙:比如我到高原去,我自己了解了这个过程,我们做实验已经很把握的知道人应该怎么适应高原,这个我已经知道了,我就按照这个去做了,当然去高原很有把握了,不会有问题。


  主持人:您不怕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您坐在家里等到这些数据搜集回来做研究不行吗?


  俞梦孙:那还是第二手材料了。实际上很多东西我们都是在现场发现,要不到现场去,你哪有这种感觉。


  主持人:是不是您自己的身体也是一个很好的实验数据?能不能这样说?


  俞梦孙:是。我第一次到高原去是因为评国家一等奖,因为我是国家的评委,到拉萨去考察一下,那是第一次去。第一次去,睡觉就睡得不太好,说明还不是太适应。后来我感受到高原的重要性,我就开始了解高原的一些事情,对人如何适应高原逐渐的有深入了解。应该说我们现在对人到高原去了解很深刻了,认识的很深刻了,你们谁要到高原去,到我们这里来训练一下,保证你们在高原是很愉快的,没问题。因为我们总体上对人要产生一个适应机制。


  主持人:要适应多久上去就没有问题?


  俞梦孙:这个要根据具体情况。比如说一般我们到拉萨去训练了三到四天就够了,最多五天。到更高的高原,那训练要长一点。甚至于到5000多米以上,也可以健康的上去,只不过训练,我们初步打算分两个阶段训练,第一阶段是训练他在拉萨3600米、3800米这样的高度上适应,然后让他在那里待一段时间。在这个基础上,再经过训练,再向更高的高度。


  主持人:您在几上几下高原中,您的身体对循序渐进的原则体会的也很深的?


  俞梦孙:我们是做实验做出来的,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最后得到的结论,那在我们自己身上也体现一下。


  主持人:您到过这么多训练现场,您认为我们现在所做的军事训练有没有什么问题?您有什么建议?


  俞梦孙:我有建议。因为我觉得军事训练是把普通的百姓转化成指战员,各个岗位的指战员,是必须的一个过程。这些东西对他都是新的,是过去没有过的。这里有一个最优的训练程序,训练的不好,有两个极端,一个是训练过度,他会走向反面,效率还低,还容易损伤,甚至出人命。另一个是训练的不够,训练效果差。这是我们军事医学里特别重要的一点,过去这方面重视还是不太够。


  主持人:您觉得我们的军事训练需要和军事医学应该结合在一起?


  俞梦孙:对,这也是我要向领导部门建议的。之后他们制定军事训练计划时,要跟了解情况的军事医学专家,共同制定。有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机会,要研究一下训练,训练强度怎么加强,在这个过程中间应该进行什么监测,防止过度,这个很重要。在这里我们有深刻的体会,就是训练强度,表现在什么地方?睡眠。你们是不是也有感觉?白天如果有一件很大的刺激,晚上睡不好。因为睡眠太重要了,白天它是付出,对各种信息的反映,是输出。晚上是在合成,是在储备能力,准备第二天要做的事情,调整协调为主。所以晚上睡好觉是适应环境的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刺激强度、训练强度过了,睡不好觉,那第二天他的效率一定降低,他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所以睡眠是不是好,对于训练强度的掌握至关重要。这方面我们中国应该说有特色,做的比别的地方要好。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展望人类健康系统工程   下一篇:健康主人是自己,增强信心塑造心理正能量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体感音乐-音药 ♥ 专注心身医学-沉浸式音乐康复模式-体感音波治疗系统-睡眠治疗系统解决方案 © 2005-2016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10372号
邮件:hsk360@163.com 电话:+86 0755-25115581 13570880178 18926764561 传真:+86 0755-25115581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留学人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坪山同乐社区)B栋2楼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