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9点,当25岁的Victor决定起床时,他55岁的妈妈Joyce已经起床4小时。Joyce起床之后就不停地在屋里走动、打扫,不断发出声音干扰贪睡的Victor。在儿子看来,妈妈这样的举动多少有些故意。“你干嘛不多睡一会儿,妈?”Victor有些绝望地把脸埋在枕头里大喊。“我睡不着。”Joyce的语气很烦躁。“一夜醒来好多次,越醒越早。我大概是老了,不需要睡那么多觉。你外婆比我起得更早。我5点起床的时候已经看到她在花园里了。”
Victor翻身下床。“我无法想象。”他说,“即使我到了外婆那个年龄,也会是个特别能睡的老人。”
Joyce端详着儿子,突然笑了:“那可太难了。你可以试试。”
长久以来,人们存在一种错误的概念:老年人睡得少,是因为他们需要的睡眠时间短。事实上,美国睡眠基金会推荐的睡眠时间:26至64岁年龄区间的所有成年人,每天推荐的睡眠时长都是7-9小时;65岁以上需要的睡眠时间略减,但也应维持在7-8小时。能满足这个睡眠时长标准的人更能保持身心健康。但是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共同限制了他们的睡眠时间。
一方面,大部分老年人睡眠驱动力不足,晚上的睡意要低于年轻人:“上床睡不着”和“睡着容易醒”的睡眠模式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许多人习惯白天补觉。然而,白天补觉又可能引发晚间睡眠驱动力下降;如此往复,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几个决定睡眠的重要节律因素如褪黑素、体温和皮质醇等都会随着年龄衰老而出现变化,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2017年4月5日,著名学术杂志《Neuron》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作者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睡眠与神经影像学实验室的三位研究者。这篇论文揭示:“产生深度睡眠”是一种能力,而老年人可能丧失了产生深度睡眠的能力;而这种睡眠退化的状况会增加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疾病的风险。
研究者对以往大量与睡眠有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后发现:老年人的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明显减少,这是因为可以促进深度睡眠的大脑慢波及睡眠纺锤波等脑电波活动随年龄增长而减弱。而慢波和睡眠纺锤波有助于把信息从负责短期储存的海马区转移到负责长期储存、加深记忆的前额叶皮质。因此,睡眠退化与晚年记忆力衰退存在关联。此外,在老年人大脑中,有助从睡眠状态转换到清醒状态的神经肽激素的调节能力也会减弱。缺乏甘丙肽、下丘脑泌素等激素会打破老年人的睡眠节律,使他们白天感到疲乏,晚上难以入睡。
“睡眠会随年龄变化,但却并不仅仅受年龄影响,它还能引起老化。”研究者表示,几乎每一种导致晚年死亡的疾病都与缺乏睡眠有关,已确认睡眠恶化与阿尔茨海默氏病、心脏病、肥胖、糖尿病、中风发病存在关联。论文还指出,目前医学界对这样的睡眠退化还无法提供足够有效的可选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