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日实施的《精神卫生法》第30条规定,强制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限于“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然而目前精神病人的发现、治疗、监管,以及出院日常管理、住院治疗期间等有效监管机制的缺失,以及全国还有2/3的县区没有精神卫生机构等诸多因素,直接导致了大量精神病人隐匿在广大人群当中,没能及早进入到“监管”的视野。如何救治和监管精神病患者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问题。 我们可以学习借鉴欧美国家精神卫生防治模式,健全社区康复机构和监管制度,完善管控服务体系。对于精神病人的监护,不仅要求监护人应该担当起首要责任,同时需要鼓励社区卫生机构成立康复机构,建立专科医院、康复机构、心理干预、社区家庭随访、免费给药、监护人监督等系列的服务体系,帮助精神病人顺利康复。在颁布《精神卫生法》之后,相关部门尚需跟进辅助制度措施,及早排除精神病人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可能性。 防范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管控服务机制要跟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培养精神病专科医生,提高各地区精神卫生机构的覆盖面;另一方面,期望政府及时出台建立精神病人治疗监管体系顶层设计,构筑全国防控“一盘棋”的局面。
同时将监管精神病人治疗纳入政府考核,建立问责制等,以消弭精神卫生防治“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痹症。只有在法治的原则和人道的精神下正视精神病人肇祸现象的存在,依法建立治疗监管高危精神病人体系,才是应对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的治本之策。 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确定了全国50个市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陕西省有2市入选,我市名列其中。作为“药王”孙思邈的故乡,我市有着“医养结合”的独特优势,随着现代化的进步,中西医相结合更使得这种优势得天独厚。以我市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代表,该中心以“孙思邈中医药”为特色优势,中西医结合,在我市率先开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新模式。可主要开展老人康复护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中医药康复治疗服务等业务。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些民营医院也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养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乡镇卫生院积极发挥医养结合指导培训、辐射带动作用,配备老年病医护人员,适当设置老年病床,切实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水平。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养服务能力,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住院治疗水平,按照65岁以上老年人总数的一定比例设置老年病床,建立老年人15分钟内就能到达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