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音乐,脑子里有画面出现的同学,可以走到中间,在画板上随意作画。”在极具流动感的音乐“诱导下”,学员的脑海中幻化出一幅幅图画。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学员加入绘画的行列,默默地在画板上找到一块位置,拿起蜡笔,将脑中的画面复制到画板上,几分钟后,原本空白的画板已是琳琅满目——河流、房屋、树叶、大山,蝴蝶……
“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言,谈一谈画板上视觉印象最为深刻的东西。”李瑾怡提示道。
“树叶,看,那片树叶在所有景物中特别大,叶脉都是彩色的,在画板中央特别抢眼。”一个学员说。
“对,那片树叶的确很抢眼。”另一名学员附和道。很快,更多的学员表示赞同这个观点。
在李瑾怡的鼓励下,学员们运用心理分析法对树叶进行了解析。最后,李瑾怡又请这片树叶的“作者”讲讲她的作画感受。
“树叶很大,又居于画板正中,说明它的‘作者’是一位集体活动的活跃者,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彩色的脉络,显示了这位同学不从众的个性。而那片树叶旁边,两座大山夹着一座房屋,这个画面的‘作者’内心有些压抑。”李瑾怡解析道。
使用“特殊定制”的音乐,支持和强化被治疗者内心的情绪力量,最终帮助他摆脱痛苦和困境。对被治疗者来说,这是一个重新面对和体验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重新认识自己,并走向成熟的过程。
“在这堂课里,我们既是学习者也是体验者。我们既学习了音乐治疗的专业方法,又亲身体验了它的效果与魅力。”学员陈凤评价道。
“音乐具有放松减压、镇痛、增强免疫力、改变脑波等作用。用音乐治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诞生时期。过去很多宗教仪式,包括原始部落的舞蹈和音乐仪式都具有治病的目的。人从出生到死亡更是始终有音乐相伴。胚胎是在母亲稳定有规律的心跳声中发育成长,死亡是我们心脏最后一个节律消失。”李瑾怡说。据悉,近年来她已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等结合临床开展了音乐治疗活动,效果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