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吕氏春秋·本味》
伯牙鼓琴以声类形,钟子期赏琴以形类声。这里便是我所了解的修辞手法"通感"的典型。也就是在描述事物时,以一种感觉代替另一种感觉,感觉之间互相沟通、交错。这种现象在艺术领域比较常见——我们或许听说,音乐的二十四个调式是有颜色的:“C大调是乳白色,D大调是金棕色的C大调,金棕色的D大调”。如果我们的思考止于此,那可能就远离了事实的真相,而"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或许这些艺术家并没有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只是如实的描述了TA们的感受。而修辞手法,只是那些没有这种天赋的人的拙劣模拟。这种天赋,便是下面要讨论的"联觉"(Synesthesia)。
联觉是这样一种感知体验,一种知觉体验会同时唤起另一种知觉体验,而这种唤起是非自主的,也就没有经过大脑有意识的处理过的。长期以来,联觉缺乏一个严格的定义,其范畴和种类也界定不清。甚至有段时间,联觉被认为是一种“精神障碍”,仅仅因为联觉者是人群中的少数,虽然这种所谓的“精神障碍”并不会给当事人带来什么生活困难。
联觉的发生率一般来说低于1/20,而且女性多于男性三倍甚至更多[1]。在文学、艺术从业者中,联觉者的出现概率比较高[2]。联觉主要通过遗传发生,也就是说,如果父母有联觉体验,你很可能就有。同时,一些精神疾病和致幻剂也会导致联觉体验[3]。最为常见的联觉体验有如下几种[4]:
- 图像/字符与色觉: 文字有颜色
- 听觉与色觉:音乐/声音有颜色 [5】
- 如果您对联觉这一心理现象缺乏认知,当有人告诉您说她不但可以听到声音,还可以看到声音的颜色、尝到声音的味道时,您一定觉得她疯了,但是心理学家肯定地告诉您:这是真的!——李克富
看到颜色,您感觉渴吗?
首先,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感觉,什么是联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现象:有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联觉。
联觉(Synesthesia):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即各种感觉之间相互作用,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能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比如,看到五彩缤纷的灯光,仿佛听到了动感音乐,是从视觉——听觉:看到青葡萄的图片,口里就自动分泌唾液,是视觉——味觉。
自1880年,达尔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尔顿在《自然》杂志上,描述了第一例联觉现象后,针对这种认知变化的研究,就一直在探索过程中。今天,很多神经学家都在研究联觉现象。科学家肖恩·戴把联觉分为了40种类别。他认为感观混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不同的感观混合现象。最常见的现象是通过形状、气味、声音或味道感知到色彩。
理解联觉现象,要先确认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感觉现象,人们认为,联觉是对过往认知的记忆和联想;另一种看法,认为文学中对联觉的描述,是一种修辞手法(通感),即比喻描述。但是,这两种看法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才能拥有这种联觉能力。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提出:也许这种现象,可以从生物学上得到解释。因此,通过神经影像技术,从人的大脑,探究这一现象的存在基础。
西班牙格拉纳大学实验心理学家和行为逻辑系的研究员卡列哈斯指出:“今天,科学界已经深入了解到与联觉现象相关的机体组织,以及这一现象存在的神经学基础。”他们发现:当一个物体的反射光抵达眼部后,视网膜上的视觉神经脉冲,就会一直作用到大脑后部,在这一区域会对物体的形状、颜色、厚度和运动产生图像。接下来,这些特性就会在大脑颞叶和顶叶的不同区域间分配,进而做进一步的处理分析。
所以,有联觉能力的人,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又有后天的学习锻炼。由此,我们又想到文学修辞手法中的一个词“通感”(Synaesthesia),它和心理学领域被称为“联觉”的英文名是一样的。是指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也被称为“移觉”。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如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是可以互通的,这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的融合。
在通感中,听声音像见其形。如马融《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像飞鸿。”又如嵇康《琴赋》:“状若崇山,又像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有温度,声音似乎有形象,冷暖似乎有重量。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以声类声,听觉通于视觉。“莺语花底滑”、“水泉冷涩”,“滑”和“冷涩”是触觉,听觉又通于触觉。
宋祁《玉楼春》的词:“红杏枝头春意闹”。钱钟书在《通感》中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通感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一处典型的“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在描写时打破了常规,把“声”、“香”联系起来,使嗅觉与听觉沟通。这样,就会调动起读者的生活经验,使之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作者用“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唤起人内心微妙地情感,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地沟通。
作者:酷儿贾娟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ee18c41e20e6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在我们大脑中的边缘系统中,各种知觉的神经突触会通过这里,或者传递信号到这里的神经核团,这里可能是各种感觉系统神经细胞交汇信息的地方[9]。
需要注意到的是,对于同一种类别下的联觉者,他们的个人体验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有些人或许觉得D大调是金黄色的,而另一些人则可能觉得是深绿色,同种体验联觉因此少之又少。难怪钟子期死,伯牙只得破琴绝弦了。
--------
[1] Simner, Julia, et al. "Synaesthesia: the prevalence of atypical cross-modal experiences." Perception-London 35.8 (2006): 1024-1034.
[2] Van Campen, Cretien. The hidden sense: Synesthesia in art and science. Mit Press, 2010.
[3] Cytowic, Richard E., and Frank B. Wood. "Synesthesia: I. A review of major theories and their brain basis." Brain and cognition 1.1 (1982): 23-35.
[4] Grossenbacher, Peter G., and Christopher T. Lovelace. "Mechanisms of synesthesia: cognitive and physiological constraint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5.1 (2001): 36-41.
[5] Marks, Lawrence E. "On colored-hearing synesthesia: cross-modal translations of sensory dimension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2.3 (1975): 303.
[6] Hubbard, Edward M., et al.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mong grapheme-color synesthetes: brain-behavior correlations." Neuron 45.6 (2005): 975-985.
[7] Rouw, Romke, and H. Steven Scholte. "Increased structural connectivity in grapheme-color synesthesia." Nature neuroscience 10.6 (2007): 792-797.
[8] Hubbard, Edward M., and Vilayanur S. Ramachandran.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of synesthesia." Neuron 48.3 (2005): 509-520.
[9] Kadosh, Roi Cohen, and Vincent Walsh. "Synaesthesia and cortical connections: cause or correlation?." Nat. Rev. Neurosci 6 (2008): 877-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