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的: 关键字:   
首页新闻中心 最新资讯中国科学报:碧海寻声
新闻中心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中国科学报:碧海寻声
新闻来源:    点击数:1901    更新时间:2019-06-28 11:11:22    收藏此页

    在中科院分类改革的浪潮中,很快掀起了第一波浪花——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作为改革的首批试点之一,背负厚望,应运而生。


  海洋领域科技发展事关国家安全和海洋利益拓展的重大战略。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集结战队”,为“中国制造”挺进深海提供关键支撑力量:围绕国家需求导向的领域方向布局,重塑科研组织架构;配合我国从近海走向远海、从浅海走向深海的海洋战略,建立“池、湖、海、船”实验体系;共同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建设海洋环境观测系统……


  经略海洋是全方位的,必须集合各方优势。清除藩篱、打破围墙,就是让中科院内外的各个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如今,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已经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人多了,场面大了,基础设施加强了,制度体系基本构建了,科研经费也在逐年增长。


  接下来呢?——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海阔天空的格局,锻造开启蓝色宝藏的钥匙,开辟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事业。


碧海寻声


  《中国科学报》 (2019-05-14 第4版纪实)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准备入水。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供图


  20191月底,南纬37度海域。涛声隆隆,海鸟随风起落。


  深蓝色海水掀起一座座浪峰,每一次吞吐,一颗鲜红的“明珠”就跃出几许。这“明珠”时隐时现,身手矫捷的蛙人乘船而至,把它用一根缆绳牢牢牵住。


  当它终于破水而出,现出红背白腹的身型,甲板上等候的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紧接着是一阵惊叹:看,它带回了什么!


  深海勇士


  虽然很久没有出海了,中科院声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烨瑶还是坐在电视机前,关注着“深海勇士”号的每一个进展。他还记得2017年秋天,自己最后一次随着“深海勇士”号挺进大洋时,那海上日出的斑斓景象,那破水瞬间的剧烈颠簸,还有随着探照灯明亮起来的海底世界。


  那是中科院声学所参与海上试验的最后阶段,关系到“深海勇士”号能否如期交付到用户单位——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手中。


  刘烨瑶深潜时,在数千米之上的海面,母船指挥部的显示屏,每隔1分钟就会刷新深潜器传来的下潜深度,运动速度,舱内温度、湿度、气压、氧浓度等各种数据。


  母船与“深海勇士”号的交流,就像聊微信,在弹出的窗口上,文字、图片、语音,你来我往。而这每一句简洁的对话,都是中国水声通信科技力量激荡的回音。


  据专家组统计,“深海勇士”号的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0%,尤其在水声通信、自动控制方面显露出独特的优势。这些突破不是来源于封闭的堡垒,而是打破藩篱、开放合作的结晶——中科院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中的3家共建单位: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携手创造了一连串激动人心的成绩。


  “我希望越来越多事实证明,我们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王小民说。自成立以来,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万米无人深潜器等重大装备研制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时光回溯到5年前。


  那是当时看来无比寻常的2014818日。在北京市三里河路中科院机关大楼的7层会议室里,中科院党组书记、院长白春礼在全院领导干部和科研骨干视频大会上宣布:正式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建设卓越创新中心、创新研究院、大科学研究中心和特色研究所等四类新型科研机构。


  此时,中科院拉开了新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开启了一场触及体制机制核心命题的深刻革命。


  在分类改革的浪潮中,很快掀起了第一波浪花。


  海洋领域科技发展事关国家安全和海洋利益拓展的重大战略,与此同时,我国海洋核心装备和关键器件却几乎遭到全面封杀。扼颈之痛下,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作为改革的首批试点之一,背负厚望,应运而生。


  众“智”成城


  说起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的诞生史,王小民津津乐道。


  20146月,白春礼召集京区研究所所长,研讨“率先行动”计划的改革方案。不久之后,他率领这些所长到华为公司北京高端交流中心“取经”,探讨此次改革的发展路径。次日,他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广州,向中科院广州分院宣贯“率先行动”计划。


  这场宣贯会后,时任中科院副院长阴和俊留下几个中科院涉海研究所的所领导,包括声学研究所所长王小民、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张偲、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丁抗、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于海斌和时任烟台海岸带所所长骆永明等人。


  “我马上要飞回北京,我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你们几个所长,想一想海洋领域怎么办?每个人发言5分钟,说清楚要干什么,思路是什么?”阴和俊边坐下边说,正容亢色。


  几人纷纷发言,王小民是最后一个。


  他说:“我想建设一个海洋信息技术装备创新研究院,凝聚中科院海洋与信息技术领域优势科技力量,承担海洋科技创新重大科技任务,培养海洋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队伍,加强海洋信息技术领域的国内外合作交流,为我国海洋科学技术未来发展提供信息技术和设备保障支撑。”


  “剩下就是联合的问题。”他补充道,目光扫过其他几位同仁。


  “小民讲得很好,那都有谁愿意参加呢?”阴和俊问。


  在此之前,王小民早已作了准备,与几位所长沟通了想法。


  当天早上,王小民和于海斌从不同地方起飞,却同时降落在广州机场。在等候大巴车时,王小民对于海斌说:“海斌,我有一个想法,院里在进行四类机构改革,我们合作,建立一个跟海洋有关的创新院,你意下如何?”说罢,他阐述了自己的设想和理念。


  “好啊!”于海斌当即表示赞同。沈阳自动化所与声学所是多年的科研合作伙伴,沈阳自动化所手上有一张王牌:全国领先的水下机器人,这在我国海洋安全和海洋利益拓展中可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于海斌有这个自信,沈阳自动化所的加入,能让王小民构想中的海洋信息技术装备创新研究院如虎添翼。


  “那咱们君子之约,我今天就在会上说这个事儿。”


  “没问题!”


  随后,王小民又找到了张偲,跟他讲了自己的设想。张偲也算王小民的老战友了。过去10多年间,南海所与声学所强强联合,在国家海洋安全保障和海洋资源考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洋深处信息资源的提取主要通过水声通信,而水声通信系统必须要搭载在先进而经验丰富的科学考察船上。南海所自上世纪60年代便开始建设科学考察船,不仅积累了深厚的“家底”,也为声学所打磨的高科技“利器”提供了最好的舞台。


  如今声学所要搞个大动作,当然需要南海所来自大洋前线的支撑。


  想到这里,他也笑道:“我一定支持!”


  “大家举手表态吧。”阴和俊说。王小民、于海斌、张偲、丁抗4位所长举起了手。


  王小民回到北京的第二天是71日,声学所正在举办纪念建所5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一大早,他就接到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的电话:“王所长,请把创新研究院的事儿,写个不超过8页的PPT,阴院长要向院党组汇报。”


  当即,王小民提出将原计划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压缩到一天半。2日下午,声学所党政联席扩大会议召开,所党委委员、所领导班子成员、职代会主席团、学术委员会主任,以及所管理、研究部门负责人齐齐到场。


  王小民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建立创新研究院的构想,在同事们的支持下,他们讨论出了一套基本方案,做出了那8PPT,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的筹建工作自此启动。


  同心铸鼎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导研发的机械手正在抓取水下生物。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供图


  很快,北京迎来了“三伏天”。改革的战鼓于酷暑中擂响,预示着这会是一场挥汗如雨的攻坚战。


  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之前,声学所共有18个研究室,50年间引领学科发展,在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声学所出现了科研布局同质化竞争等问题,申请科研项目、分经费、报成果时,相互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的情况,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精力,也不利于研究团队各展其能。


  王小民曾有一个梦想:把18个研究室整合成9个重点实验室,形成合力,重点突破。“铸九口大鼎,把声学所支撑起来。”以前苦于条件不成熟,此刻,大好机遇终于来了。


  18个研究室压缩成9个,这意味着一半的室主任面临“降级”风险,推行的阻力不可谓不大。但王小民认为,这是改革必然伴随的阵痛,是发展必然付出的代价。“‘率先行动’计划就是要改革,你不改革就会被改革。”带着这样的信念,他顶住压力,坚持了下来。


  截至2018年底,声学所的“九口大鼎”全部铸就,包括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和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


  与此同时,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围绕国家需求导向的领域方向布局,打破原有机构格局,联合沈阳自动化所水下信息技术装备中心、深海所深海信息技术中心、南海所海洋环境信息技术中心,形成了声学所9个实验室、3个研究站,沈阳自动化所“水下航行器”团队、深海所“深海装备”团队、南海所“海洋环境”团队各1个中心,共15个研究单元的科研组织架构。


  配合我国从近海走向远海、从浅海走向深海的海洋战略,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建立了“池、湖、海、船”的实验体系,包括亚洲最大的消声水池,国内水声领域试验环境条件最好的湖上实验场之一千岛湖试验站,40亩海上试验基地,以及“实验叁号”无动力双体实验船。


  他们还先后与北京市、中广核苏州热工研究院、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大学等签订了技术合作、成果转移转化、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协议;在一些重大工程项目上,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联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30多家单位,发挥协同优势,屡破技术难关。


  “经略海洋是全方位的,必须集合各方优势。5年来,我们内部联合攻关呈现了越来越广泛的良好势头,成果激增。”王小民说。


  清除藩篱、打破围墙,就是让院内院外的各个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


  “凝聚力是要解决的第一大问题。”王小民说,“结婚证好领,同心同德过日子却是一门大学问。办创新研究院也一样,要靠文化引领,靠实事和活动把大家的心真正聚拢在一起!”


  于是,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了由中科院机关、依托单位、共建单位及主要参与单位等构成的理事会,设立了由院外同行单位或用户单位构成的战略咨询委员会,成为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的“智囊团”“校准器”和“资源库”。


  他们每年都要召开理事会大会、年度工作会议,总结年度工作,研讨下一年度工作要点;召开发展战略研讨会,一起筹谋“十三五”规划;组织制定规章制度,迄今已发布了几十份制度文件。


  201610月,在理事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上,中科院副院长相里斌肯定了海洋创新院筹建两年来所做的有益探索,并希望创新院继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力争取承担和做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制定更高的目标,争取更大的作为”。


  经费是大家关心的重点问题。“左手举红旗,右手分土地,革命事业才能轰轰烈烈干起来。”王小民很懂这个道理。


  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分配经费时,要给共建单位上浮10%,这笔经费绝大部分用于项目部署;而管理、人员这部分的经费则由声学所承担。2018年,王小民到其他3个共建单位走了一遍,带给每个单位各100万元可自由支配的科研经费。


  无论何时何事,人才都是第一资源。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实施了“三驾马车”驱动的科技创新人才体系。所谓“三驾马车”,就是研究人员有预聘、长聘和项目聘三种晋升渠道。


  对38岁的武岩波来说,2018124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经历8年的职称晋升“长跑”,武岩波通过项目聘途径从副研究员成为研究员。在此之前,他作为主要成员研发的“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的水声通信算法,被专家组认为“超出预期”,并获得“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还有很多像武岩波这样的青年科技人才,手握优异成果,却苦于单位研究员名额有限,只能等待其他正高级研究人员调离或退休。这成了青年人才难以冲破的“职业天花板”。如今有了这“三驾马车”,他们前进的步伐更快、更稳了,他们成长的姿态更舒展、更昂扬了。


  迎向未来


  



  科研人员正在调试设备。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供图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我国海洋安全和海洋利益拓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海洋水下信息体系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海洋领域的诸多要素环环相扣。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正在“集结战队”,准备打一场硬仗。


  水声通信主要依靠声波,而水下声波的传播深受海洋环境变化影响。若对海洋环境缺乏认识,后果将不堪设想。比如,一次海洋灾害就能给深潜器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中科院南海所研究员尚晓东所带领的团队,既是“海洋监测员”——提供物理海洋环境的可靠数据,如温度、盐度、深度、流速、潮汐、内波等,同时也是“海洋预报员”——预报下一时段海洋环境会如何变化、如何影响海洋环境信息。他们为水声通信系统中声场的变化提供可靠数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声纳等应用。


  此外,沈阳自动化所在深海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安全系统控制等方面的自主创新,都是“中国制造”挺进深海的关键支撑力量。


  在此前基础上,声学所、沈阳自动化所、南海所、深海所等单位,联合院内外多家单位,进一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共同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建设海洋环境观测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海洋内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大范围、全天候、综合性、长期、连续、实时的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观测,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开展海洋科学观测与试验的重要基地,推动解决海洋前沿科学和工程问题,为海洋资源开发、环境监测、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等国民经济战略急需提供支撑。


  研究所分类改革是中科院面向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也是牵动其他各项改革的“牛鼻子”。第一批试点机构既是“政策特区”,也是创新的“试验田”。


  令王小民欣喜的是,近两年,沈阳自动化所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深海所的深海技术创新研究院,以及南海所的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相继筹建。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建立的章程规范、制度体系、组织框架等治理模式为之提供了借鉴。


  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表示:中科院的改革始终走在前列,发挥着引领作用,而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如今,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已经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人多了,场面大了,基础设施加强了,制度体系基本构建了,科研经费也在逐年增长……


  “接下来是什么问题?”总结经验,王小民认为是“围墙拆得还不彻底”“凝聚力还不够强”。


  “创新研究院是非法人、网络化、矩阵式组织架构,尽管有在矩阵节点上的各单元共建协议,但节点之间的网络需要进一步凝固和加强。”王小民说。


  王小民对2019年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的发展方向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即重点支持基础前沿研究项目,系列部署一个大项目,取各家之长,组织讨论几个定向性的基础研究方向,共同做一件有意义的大事。


  王小民认为,高技术类创新研究院要干的事情应该是——以基础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研究和成果转移转化为驱动力和落脚点,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让成果用得上、靠得住。“在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一定要突破学科引领的老路子,走出任务领域引领的新前景!”


  20191月底,南纬37度海域。“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战胜了魔鬼西风带的险恶海况,胜利归来。而它那条铜黄色的机械手臂,还小心翼翼地环抱着一件稀世珍宝——明艳欲滴、繁枝错节的红珊瑚。


  海洋怀抱着无尽珍宝,蕴藏着无穷秘密。面对浩瀚无垠的大海,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海阔天空的格局,锻造开启蓝色宝藏的钥匙,开辟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事业。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你的胃还年轻嘛?——声学所举办胃健康知识专题讲座   下一篇:中科院声学所“开门迎客”:神奇的声音世界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体感音乐-音药 ♥ 专注心身医学-沉浸式音乐康复模式-体感音波治疗系统-睡眠治疗系统解决方案 © 2005-2016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10372号
邮件:hsk360@163.com 电话:+86 0755-25115581 13570880178 18926764561 传真:+86 0755-25115581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留学人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坪山同乐社区)B栋2楼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