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的: 关键字:   
首页新闻中心 最新资讯音药本草: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新闻中心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音药本草: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新闻来源:    点击数:3367    更新时间:2018-09-03 17:24:03    收藏此页

    演讲人:彭林


  简介: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先秦史等历史文献学和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尤其注重对儒家经典《三礼》以及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研究。
 


  ■ 引言: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但是这“礼”包含着“乐”,讲得周备一点,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礼记·乐记》说:“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只有把“礼”和“乐”的真谛都得到了,才是有德之人。其中的道理何在呢?我今天就来谈一谈。 

      古希腊著名学者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可以培养人的美德,可以治疗疾病,可见儒家的音乐思想与古希腊哲人的理念是相通的。时至今日,西方人依然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古典音乐教育,认为这是人生教育的基础,所有孩子从小都接受系统的古典音乐,以此树立学生的文化根基,涵养贵族气质。


  全世界无论哪个地区、哪个民族,它的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认识音乐,用音乐自娱、互娱或者娱神。但是,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把音乐作为教化的工具。《礼记·经解》提到孔子的六经之教,其中,以礼为教称为“礼教”,以乐为教称为“乐教”。在中国文化中,“乐”不仅是娱乐的手段,而且是社会教化的重要工具。


  上古音乐成就及儒家音乐理论


  中国是音乐发端非常早的国度,根据文献记载,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上溯至黄帝。相传黄帝时有许多创造,其中之一就是发明了十二律。音乐中有1(哆)、2(来)、3(咪)、4(发)、5(嗦)、6(拉)、7(西)等七声音阶,它们之间的音高是不平均的,有两个半音,在一个复杂的演奏当中,需要把这个七声音阶平均起来,才可以旋宫转调,它的基础就是把七声音阶分割成十二律。


  《尚书·尧典》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敖。诗言志,歌永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当时舜帝任命了一批官员,其中一位名叫“夔”,职责是“典乐”。夔掌管音乐,主要是教育“胄子”,使他们通过学习音乐,正直而温和,宽厚而懂得敬畏,刚毅而不暴虐,行事简而无敖。“八音克谐”,就是用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八种材料制作的乐器在一起奏响也能和谐。


  中国人懂得和谐的道理是从音乐开始的。整个社会由不同的人组成,不同特长、不同思想的人在一起,能做到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好比“笙”的七根管子,高低、粗细、大小不同,但能围绕着主旋律吹奏出和谐的曲子。这就是中国人的思想,不要求同一,但能在大主题下追求和谐。既保留个性,又能找到共性。夔说,啊!我很高兴,我重重地敲编磬(石),一奏起乐,凤凰来仪,鸟兽皆舞,天下一片和谐景象。


  上述关于尧舜时代音乐生活的记载,长期以来被人们所怀疑,四千多年前的中国,音乐水平有这么高吗?然而,考古学提供了大量可以佐证的材料,仅举几例。比如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贾湖文化大约距今七千到九千年,比仰韶文化还要早。贾湖遗址发现了16支用鹤类的肢骨制作的笛子,先民将鹤的腿骨两端截掉,在一侧钻6~8个孔,但没有吹孔,也没有贴膜的孔。实验演奏证明,需要直着吹,吹时口与管壁形成一个角度,把气吹到内壁上,使笛子内部产生气流震荡而发声。经过仪器测音,其中的20号骨笛,音准相当精确。这些笛子手工制作,孔与孔之间距离不等,说明已经懂得某种数理关系,知道距离和音高是有联系的,且每个孔位都做有记号,不断调整,以求最佳音准。有的小孔只比针眼大一点,很难想象它是用什么工具钻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再如殷墟出土的一件五孔陶埙,已经具备十一个半音,离十二律只有一步之遥。


  更有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曾,是古代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诸侯国,国君的名字叫“乙”。这套编钟共64枚,分3层悬挂在铜木结构的钟架上,编钟与铜构件的总重量达4400公斤。编钟是合瓦型的,敲击钟的中间和两侧会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称为“双音钟”。钟体多有铭文,注明该钟的音高以及与有关国家音律的对应关系。编钟的音域宽广,跨五个八度(现代钢琴为七个八度),中心区域可以旋宫转调。两千多年前,小小的曾国的乐器就已发达到这种程度,当时诸侯、天子的乐器,水平又将是如何,简直令人不敢想象。


  古代群众性的歌唱活动也非常普及,著名歌手史不绝书。《列子·汤问》提到,薛谭到秦青门下学习唱歌,一段时间之后,自我感觉特好,故不想再学,欲辞别老师。老师很伤感,在郊外为他饯行。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连白云都停下来听他唱。薛谭非常惭愧,自知浅薄,便留下来继续跟老师学习。


  《列子·汤问》还提到民间女歌手韩娥,她游历到齐国,最后断粮了,就在临淄城下唱歌求食,她美妙婉转的歌声吸引来很多民众,人们纷纷赠以食粮。她离开之后三天,当地人们发现,家里梁上还回荡着她的歌声,这就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典故的来历。


  《昭明文选》里《宋玉对楚王问》记载,有客在郢中唱歌,一开始唱《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达数千人;接着唱《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犹有数百人之多;最后唱《阳春白雪》,音调高亢,国中属而和者依然有数十人。当时群众性歌咏活动之盛,于此可见一斑。


  尤其可贵的是,春秋战国之际,在器乐、声乐都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以后,学术界开始研究音乐理论,包括音乐的起源、分类、功用、社会价值等,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堪与古希腊音乐思想媲美的音乐理论,它的代表作便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乐记》篇。


  提到音乐,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之类的道具,《乐记》说,这些不过是音乐的外在形式,属于“乐之末节”,不是音乐的本质,所以,“童者舞之”,让舞童去操演便是。音乐的本质究竟何在?儒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中“声、音、乐三分”的理论,是儒家音乐思想的核心。


  音乐的起源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密切相关。《乐记》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人是有着丰富情感的动物,人心被外物打动后,情感随之而起,并且会“形於声”。《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动于中而后会形于言,如果觉得这样还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就会“嗟叹之”;如果觉得还不足,就会“永歌之”,甚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手舞足蹈。人的情感一层一层地渐次高涨,就形成了各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情动于中”而“形于声”,用“声”表达情感,是音乐的最低层次,想要吼一嗓子,把心声喊出来。“声”,是最低的层次,单调,直白,没有审美情趣,连动物都能感知。


  古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发现了七声音阶。藉由七声音阶,以及调门和旋律等技术手段创作的乐曲,表达的情感更加丰富、生动,具有审美价值,更容易打动人心。“声成文,谓之音”,“文”是文采,是艺术规律,由此形成的“音”,是高于“声”的第二个层次,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音乐。


  音乐的种类很多,或者庄严,或者典雅,或者颓废,或者放荡。不同的音乐,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好的音乐催人向上,让人的心智、理想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也有的音乐让人沉溺不起。因此,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人的气质也会随之改变。


  儒家认为,“音”的范围太过宽泛,良莠不齐,理应有所区别,再作细分,把那些内容健康纯正,风格典雅,能体现道德教化的“音”单独提出来,这一层次格调最高,称为“乐”。《乐记》说“德音之谓乐”。“音”和“乐”很相近,都是七声音阶,都是根据一定的旋律、调门创作出来的,但是两者在本质上不同,有优劣、高下、精粗之别,这正是《乐记》中子夏说的“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所体现的思想。


  《乐记》还讲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人不能没有快乐,人一快乐就自然而然地想跳舞或唱歌。君子关注的是,如何把握住娱乐活动中的道。一味追求感官的刺激与情绪的发泄,心性由此失去理性的把握,迷离惑乱,泛滥不归,就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如果用道来制约,就能达到乐而不乱的境界。所以,要懂得“以道制欲”,倡导健康、高雅的歌曲,那么,社会风气才会端正。


  《乐记》说:“德者,性之端也。”人心显露在外的,是德。人心的仁、义、理、智四端都是德的体现。“乐”是“德之华”。“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真正的乐,犹如道德之花,而道德是人性的开端。金、石、丝、竹,只是表达这种情感的器具。


  《乐记》又说:“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知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音”是人的心声,从“音”区别出来的“乐”,可以通伦理。禽兽只能感知“声”,人能创作“音”,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众庶由于受教育的机会不足,所以只懂得“音”而没法懂得更高层次的“乐”。君子真正懂得“乐”的精义与妙用。


  有个典故,讥讽魏文侯知音而不知乐。魏文侯喜好附庸风雅,有一天,他和孔子的学生子夏讨论音乐。他问子夏,“吾端冕而听古乐”,总是担心会睡着;而“听郑魏之音”,就不知疲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子夏就说,古乐“进旅退旅”,进退齐一,“和正以广”,表达的是平和中正之道。“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用的都是非常正的乐器,互相配合,没有奸声。君子聆听到此,可以说出古乐的义理,然后想到文武之道,想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新乐不然,行伍杂乱尊卑不别,一曲终了,君子不知所云。“此新乐之发也”,非常之肤浅。最后子夏讥笑魏文侯,“今君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你不懂什么叫乐,所以听了会睡觉。《乐记》说,如果你连“声”都不懂,那怎么讨论“音”?如果连“音”都不懂,又怎么讨论“乐”?懂得“乐”的人,就一定懂得“礼”。在先秦文献中,“德”与“得”可以互训,得到事物真谛的人,才是有德之人,所以说“德者,得也”。礼使人的行为合于道德理性,乐使人的心性中正平和。按照“礼乐”的要求来生活,便能内外兼修,成为德性高尚的君子,所以《乐记》说:“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音乐通乎政


  古代君子特别注重音乐的社会教化作用。


  音乐与为政得失、社会风气好坏紧密相关。街上流行什么样的音乐,就可以知道民风如何。如苏州人说话,吴侬软语,评弹从内容到唱腔都是缠绵悱恻,所以当地民风柔弱,多出才子佳人,鲜出武将。西北则完全不同,秦腔激越高亢,人们每每在田间吼着嗓子唱,所以民风就比较刚烈。民风与音乐有关,这是不争的事实。人在唱歌之时,内心必然受到熏陶,天长日久,就会随之转移,所谓“润物细无声”,就是这个道理。


  《吕氏春秋·音初》说“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故曰:乐之为观也深矣。”听听当地流行的民歌,可以知道民众的志向,他们崇尚什么,道德水准如何。所以一个社会的盛衰,一个人是贤还是不肖,是君子还是小人,只要看他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就不难洞悉,通过音乐可以观察到非常深的问题,所以《吕氏春秋》又说“音乐通乎政”。


  《礼记·王制》记载,上古君王要定期巡守四方,了解风俗人情。所到之处,地方官员要述职,内容之一,是展示当地的民歌。音乐能够反映民情。《乐记》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有道之君,上下和乐,民声一定安详愉悦,清正典雅。反之,昏君当道,其政乖违,民生困顿,民声必定怨而怒之。至于行将灭亡的国家,民生困顿,民声必然怨恨。


  历史上圣明时代,必定有时代颂歌,有史诗般的歌曲出现。相传黄帝时代的乐章叫《咸池》,颛顼的乐章叫《承云》,帝喾的乐章叫《唐歌》,尧的乐章叫《大章》。这种标志性的时代乐章,称之为“圣乐”。


  除了尧舜这些传说中的圣贤之外,但凡有功于天下百姓的,也会留下歌颂他们的乐章。如大禹治水,万民欢欣,留下的乐章叫《夏迭》;汤商伐桀,除暴安良,留下的乐章叫《大护》、《晨露》;武王克商后,周公作的乐章叫《大武》。王国维先生曾有论文专门考证《大武》乐章。成王时,殷民叛乱,周人曾用大象冲锋陷阵,所作的乐章叫《三象》。


  《吕氏春秋·适音》说,“故有道之世,观其音而知其俗矣,观其政而知其主矣。”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是把音乐与政治、与为政得失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中国。


  孔子所处的春秋晚期,社会风气非常之衰败,表现在音乐上,则是流行音乐的泛滥,其中郑国的郑声尤其糜烂淫荡。孔子对此非常生气。他反对这些格调低下的、不健康的音乐,他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朱色是正色,紫色不是,但是人们不喜欢正色,反而喜欢不正的颜色,紫色把朱色的地位、影响都掩夺了。郑声就好比是紫色,把雅乐搞乱了。另外还有所谓“利口”,即能言善辩、巧言令色之徒,他们足以把国家给颠覆了。所以,孔子极其厌恶这不正的紫色、令人颓废的郑声,以及佞巧的“利口”。


  需要指出的是,后史书上所说的“礼崩乐坏”,并不是说那个时候没有音乐、没有乐器,而是说音乐的格调低下,乐手的乐器虽好、技巧虽高,但演奏的已经不是德音雅乐,而是靡靡之音,郑卫之声。儒家在分辨这些音乐的时候,有一个背景,那就是流行音乐的产生。在历史上,雅乐和流行音乐的较量都没停止过,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治理一个国家,最基本的问题是治民,民风民情淳朴敦厚,则社会安定,百业兴旺。但是人心难测,不易措手。此外,中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古文明都无法相比的,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风俗歧异,难以统一。所以,古时曾有学者用“如朽索之驭六马”来比喻治理百姓的艰难。


  在儒家文化的体系中,音乐的功用,从根本上讲是要解决人心的问题。《郭店楚简》讲:“凡学者,求其心为难。”要变化人的心最难,与人相交要得到彼此的心也最难。“虽能其事,不能其心,不贵。”一个人虽然能把一件事做好,或者尽管做的是好事,但如果动机不正确,没有把心放正,就并不可贵。《郭店楚简》有两句话讲人心与音乐。一句是“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信”是真实的意思,心声是真实的感情,最能打动人,拨动人的心弦。另一句“乐之动心也,濬深郁陶”,乐能直接打动人心,深入人心。这是音乐的重要特点。孔子听了歌颂舜的乐曲《韶》,居然“三月不知肉味”,感慨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想不到听好音乐能达到如此境界。


  儒家认为,治民并不困难。《诗经》说“诱民孔易”,“诱”是诱导、教育,“孔”是非常的意思,诱导民众向上,其实很容易,因为人心本善,性情相同,经常听德音雅乐,是教化民众,敦厚社会风俗的最佳途径。教化,不是生硬地强迫百姓去认同,而是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愉悦的氛围中涵养德性,化民成俗,做到“民不教而自化”。


  古人深谙此中奥妙,所以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场合推广乐教。例如周代每隔三年,各乡就要选举贤能之士,推荐给国君任用。在向国君举贤之前,要在乡学中举行“乡饮酒礼”。在整场礼仪活动中,一乡之人按照礼仪规定依序喝酒,而乐工在堂上堂下奏乐助兴,这些音乐经过精心选择。首先,乐工歌唱《诗经》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说的都是君臣之间的平和忠信之道。接着,笙奏《南陔》、《白华》、《华黍》,说的都是孝子奉养父母之道。然后,堂上、堂下轮奏,堂上鼓瑟唱《鱼丽》之歌,堂下笙奏《由庚》之曲;堂上鼓瑟唱《南有嘉鱼》之歌,堂下笙奏《崇丘》之曲;堂上鼓瑟唱《南山有台》之歌,堂下笙奏《由仪》之曲。最后器乐与声乐合起,奏唱《周南》的《关雎》、《葛覃》、《卷耳》,《召南》的《鹊巢》、《采蘩》、《采蘋》,说的都是人伦之道。一乡之人揖让升降,觥筹交错,涵咏于笙歌雅乐之中,润物细无声,为德音雅乐所化。


  《礼记》说,“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这是发自内心的因“和”而生的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长幼之顺,也是发自内心之和;“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总之,社会各层面的和谐,都是通过德音雅乐的传唱来完成的。


  中国传统文人抚琴弹曲,旨在陶冶心性,净化灵魂,追求意境是第一位的。因而在抚琴之前,要沐浴焚香,静坐入定。轻轻拨动琴弦,脑海里出现的是静谧的山林,有曲径通幽,松涛与瀑布声徐徐入耳,心灵宁静。由琴声导入,深深涵泳其中。一曲终了,灵魂如洗。要成为一位温良亲和、有品位的人,就要懂得这样用乐来谐和自己的心性。


  《礼记·乐记》说:“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淫也。”“乐”是内心德行的体现,“礼”是防止行为出格的规范。“礼”和“乐”令你内外兼修,尽显君子风范。


  改革开放之初,中央乐团首席指挥李德伦痛感大学校园弥漫低俗音乐,严肃音乐几乎没有听众,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音乐家,他率领中央乐团走进北京各高校,亲自讲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并演奏西方古典乐章。每一乐章演奏完毕,全场鸦雀无声,半分钟后,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在场的一位同学感叹地说:“心灵就像被洗过了一样。”心灵宁静、灵魂升华的感觉,油然而生。演出结束后,李德伦先生与笔者交谈时,引用《孝经》里的两句话:“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足见李先生是一位懂得乐教理念,并且身体力行,将它付诸实施的音乐家。


  近年,关于音乐具有缓和人的情绪的功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识。报载,德国某个小镇的汽车站,等车者常常在此吵架。有人就提议,在那里装个喇叭放古典音乐。自那以后,吵架的现象明显下降。候车者听着巴赫、莫扎特的音乐,会跟着哼起来,吵架的心情随之消失。还有一则报道,说新加坡的监狱,每到放风时,都是囚徒寻衅闹事、打架斗殴的好机会,这在新加坡、香港的电影里时常可以看到,警官一来马上装作没事。后来,尝试在放风时放古典音乐,结果囚犯闹事者明显减少。此外,台湾的东海大学,一位女教师开设一门音乐欣赏课,一开始,课上的男同学都坐不住,但几堂课下来,这些学生都变得沉稳、安静了。这就是音乐的妙用。


  遗憾的是,上述古人都懂的道理,我们偏偏浑然不知了。改革开放之初,西方音乐蜂拥而至,我们不加甄别,一概欢迎,某些低俗的、不健康的音乐,在我们有意无意的帮助下流行国中。我们甚至认为,音乐的本质是娱乐,是纯粹的个人行为,任何人无权干涉,因而放弃了引导大众的责任。之后,商业加入音乐文化生活,把收视率、票房价值作为衡量作品高下的唯一标准,一些高雅的作品遭到唾弃与排斥。笔者有一位朋友,立志在民间提倡高雅音乐,把《兰亭序》谱成曲,在小范围演唱,极受欢迎。但却很难进入国家媒体,原因是收视率不可能高!如今学声乐、器乐的孩子越来越多,但孩子的气象并没有整体提高。其原因是,不少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纯粹出于孩子高考可以加分的功利目的,从而背离了音乐教育的本质,使之沦落为纯粹的“术”,令人扼腕长叹!


  今之于古,时代不同了,但社会面临的问题依然没有改变:如何让人的身心走向完美。从这一点而言,礼乐的社会价值依然没有过时。创作出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德音雅乐,引领社会进步,依然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音乐处方-共振音乐 对症下药(乐)   下一篇:艺术气功的艺术熏陶作用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体感音乐-音药 ♥ 专注心身医学-沉浸式音乐康复模式-体感音波治疗系统-睡眠治疗系统解决方案 © 2005-2016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10372号
邮件:hsk360@163.com 电话:+86 0755-25115581 13570880178 18926764561 传真:+86 0755-25115581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留学人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坪山同乐社区)B栋2楼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