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的: 关键字:   
首页新闻中心 最新资讯百病皆生于气而止于音
新闻中心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百病皆生于气而止于音
新闻来源:    点击数:2694    更新时间:2017-12-26 15:36:14    收藏此页

中医典籍《内经》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也就是说,自然界的寒暑伤人,主要是伤人体的皮毛筋骨,而情绪伤人,直接伤五脏。七情,就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中医认为它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生理反应,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致人于病的。但是,倘若情志活动剧烈、过度,超越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并持久不得平静,那就必然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导致全身气血紊乱。如《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又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都说明了七情的过度偏激对人体的气血、脏腑均有一定的损害。

人的情志活动要保持相对的平静,平时就要重视思想修养及精神调摄,客观对待周围事物的变化,使自己的精神面貌经常处在乐观、愉快、安静、平和之中,这对于养生有益。

中医认为,自然界有阴阳,人体有阴阳,音乐有也阴阳。如高音为阳,低音为阴;大调为阳,小调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阴;金革之声为阳,丝竹之声为阴。古人将古琴、古筝、竹笛、竹箫等乐器与五音对应,即“琴羽、筝商、箫角、笛征宫”,五个调式分别代表五行,对应五脏;每个调式分为阳韵和阴韵两个部分,阳韵用于补益脏虚,阴韵用于清泻脏实,以调整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据文献记载,宋代名家欧阳修通过学琴,治好了抑郁症和手指运动功能障碍。

《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司马迁把乐与音、声做了严格区分,认为心感于物而动,产生声;声与声相感应,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叫作音;人因音而生欢乐,甚至翩翩而舞,都叫作乐。所以他说:“乐(发“月”音)者,乐(发“勒”音)也。”就是说,只有使人欢乐的音乐才是司马迁所说的乐(发“月”音)。对于在七情所致疾病中,音乐所起的独特作用,医家张子和颇有见地:“以悲治怒,以怆恻苦楚之音感之;以喜治悲,以谑戏狎之言误之;以恐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师之;以怒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能之;以思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动人耳目,易之视之。”七情和悦乃健康长寿之基,音乐正是通过意识情感的作用,对五脏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用音乐“雪其躁心,释其竞心”,追求“淡泊宁静,心无尘翳”,达到养生的目的。

百病皆生于气,而止于音。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人体气机条达,气血通畅,脏腑功能正常。气机失调可导致各种疾病。

以分贝论之,古琴的分贝一般高不超50,低可在10分贝以下。(分贝是形容声音大小的物理量,10分贝相当于风吹落叶沙沙声,像是在很安静的房间;50分贝类似于办公室环境)50分贝以下的音乐可以使副交感神经兴奋,这时人开始呼吸深长,血压稳定,心脏徐缓而有力,新陈代谢降低,而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能量贮存,精气得养,人向健康发展。故无论是抚琴还是听琴,都会得到良好的感受,给人体的正常生理一个良好刺激,以达到保健长寿的效果。

古琴音乐“哀不至伤,乐不至淫”讲究中正平和、和谐自然;运指调气、意在弦外。古琴声调、音色、节奏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律、心率、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古琴音乐可以调节情绪,抒发感情,平衡脏腑功能。听琴、弹琴可以修身,调性、养心,达到防病及调理身心健康作用。

养心静心的古琴曲有《平沙落雁》《良宵吟》《鸥鹭忘机》《梅花三弄》《流水》《渔樵问答》《普庵咒》等,每天在临睡前听听这些古琴曲也有很好的助眠作用。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共享时代迎来新契机,智能共享音波床垫将打造新格局!   下一篇:《黄帝内经》中的“五音疗法”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体感音乐-音药 ♥ 专注心身医学-沉浸式音乐康复模式-体感音波治疗系统-睡眠治疗系统解决方案 © 2005-2016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10372号
邮件:hsk360@163.com 电话:+86 0755-25115581 13570880178 18926764561 传真:+86 0755-25115581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留学人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坪山同乐社区)B栋2楼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