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的: 关键字:   
首页新闻中心 最新资讯体感振动音乐疗法
新闻中心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体感振动音乐疗法
新闻来源:    点击数:3548    更新时间:2017-09-05 12:23:42    收藏此页

   体感音乐疗法的历史可谓悠久,它甚至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五音疗法”。五音疗法认为,“五音”不仅是指耳朵能听到的五个乐音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使人体脏腑经络产生“和谐共振”的部分。正如《史记·乐书》中所说“夫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故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
  
   体感音乐疗法(Vibroacoustic Therapy,简称VAT),又称体感振动音响技术。是通过“身体感知音乐”的方式,将音乐中16~150Hz的低频信号,经过物理换能转换成振动,通过“骨传导作用”和心理、生理的双重刺激,能够在短时间内激活大脑中枢,使人迅速获得高质量的身心愉悦与放松,有效改善失眠、焦虑、抑郁、身心失调等症状,并实现一系列的康复理疗作用及保健效果。
   到了16-18世纪初,欧洲宫廷中兴起一种由几个人演奏或演唱、为少数贵族成员演出的室内乐(Chamber music)。这种音乐会的最大特点是,演奏者和听众通过乐器的共振以及椅子、地板的传导作用,来获得对音乐的不一般感受(如深深的陶醉等)。室内乐使得欧洲古典乐获得迅猛发展。
1972年,日本火箭工程专家系川英夫博士指出,体感音乐给演奏者和听众所带来的陶醉,不仅仅是听觉的作用,更多的是乐器振动通过身体的“骨传导”作用的结果。
    受系川英夫博士的启发,世界最大音响公司——先锋音响的创始人小松氏,充分认识到“骨传导”理论的卓越性,于1976年成立了第一家从事体感音响与装置研发的公司。经30余载不断技术改良和理论完善,终于开发出能将音乐中16~150赫兹的低频信号分拣出来的小型高效换能器,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门崭新的声学治疗技术和学科,广泛应用于医疗、心理、语言教育、娱乐游戏及微生物发酵等领域。
   体感音乐疗法(体感振动音响技术),由日本音乐治疗联盟理事、先锋音响创始人、工学博士小松明先生,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断研发、改良和完善,成为目前国际公认临床疗效最为可靠的音乐身心调节技术;2003年,该技术由北京新体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青岛社长引进中国,并在中国取得了2项发明专利和10项实用新型专利,通过了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等大量的临床验证。
    
    1982年,挪威教育家和医学家Olav Skile博士通过对脑瘫患儿的临床观察发现,体感音乐振动能有效缓解患儿的肢体痉挛症状,第一次在国际上提出了“体感音乐疗法”(Vibroacoustic Therapy)的概念。他的研究发现:音乐中的低频(尤其40~80赫兹的频率),对于孤独自闭症、偏头痛、肌肉抽搐和大脑麻痹等治疗非常有效。
    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音乐和医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Kris Chesky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特定振幅下的60~300赫兹频率范围的体感音乐治疗,对于减轻身体疼痛最佳。因为这个频率范围的振动,对“帕西尼安小球”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因而可减轻疼痛、尤其对靠近疼痛部位有效。
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临床医疗中心的斯坦得雷先生则发现,体感音乐振动可使手指的温度升高,这是深度放松的一个标志。
  (一)改善睡眠
   1995年,日本的坪井康次和筒井末春分别发表了《应用体感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他们用指端皮温和肌电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并采用自然界规律的声音(如海浪声、溪流声等),同时感受美妙的体感振动,在昏昏欲睡中得到彻底的放松。筒井末春认为,体感音乐疗法对于希望摆脱安眠药的长期依赖之失眠患者非常适合,而且在诱导睡眠方面功效显著。
    2006年,中国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魏育林、孔晶等人,应用体感音乐疗法对164例睡眠障碍患者进行了干预和观察研究。他们使用人体代谢热成像技术(TMI),做大样本对照检测分析后发现:受试人员经过30分钟的体感音乐治疗后,人体热辐射的“非对称状态”均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对血压、脉搏、皮温等都有较好的稳定作用。这表明:体感音乐疗法对于睡眠质量的改善、人体机能的恢复、疾病和亚健康的康复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详见:《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第12期)
  (二)镇痛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五官科,采用“声振动疗法”(体感音乐治疗床,频率范围50~60Hz),对87例男性喉癌患者进行术后止痛护理,结果表明:低频音乐——尤其是60~600赫兹的声波振动,在缓解疼痛、紧张和改善睡眠等方面作用显著。
     2009年,北京玛丽妇婴医院妇产科,对170例产妇采用了“体感音乐导乐镇痛分娩技术”(体感音乐振动床,频率范围16~150Hz),结果证实:体感音乐振动能显著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并消除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和恐惧心理,为自然顺产节省了体力,这样有助于产后康复,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并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小儿脑瘫的发病率。 
  
 (三)改善身心症状或躯体化症状
   1995年,日本东邦大学牧野真理子等,应用体感音乐疗法对55例心疗内科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其中:心身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过敏性肠综合征、咽喉异常症、十二指肠溃疡、摄食障碍、高血压、心律不齐、经前期紧张症)30例,抑郁症7例,神经症6例,其他疾病6例。结果显示,该疗法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抵触感,增强亲和力,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同时治疗期间指端温度升高、血压降低。
    1996年,爱沙尼亚塔林教育学院的Ruutel等人,应用体感音乐疗法对心脏病、神经过敏、睡眠障碍、头痛等进行干预治疗,均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临床医疗中心娱乐疗法负责人帕特里克(Patrick),先后对272名各种病患者进行了体感音乐治疗的实验,其中癌症患者97人,心脏病、肺病、血液病患者55人,传染病患者54人,情绪失调患者32人,其他病症患者34人。帕特里克的治疗方案,包括放松练习在内的8分钟预指导,随后进行22分钟的体感音乐治疗。实验证明:治疗后疼痛和其他症状减轻53%,且有效减轻了紧张、疲劳、疼痛、沮丧和恶心等症状。
    美国佛罗里达木星医疗中心的博伊德-布鲁尔,对41名正在化疗的病人进行了音乐体感治疗。治疗方案基本与帕特里克相同,只不过改由护士来进行治疗管理,并没有预指导练习,只是把治疗时间从22分钟延长至40分钟。治疗后紧张度减少34%,疼痛减轻61%,其它症状减轻74%,该研究还显示:体感音乐治疗无须医生或专家亲自操作,完全可以作为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成功实施。
    同时,对妇产科实施子宫内膜、子宫颈癌手术的病人进行体感音乐治疗的实践证明:在同等止痛剂量的情况下,采用体感音乐治疗5天的病人和不采用该疗法的病人相比,其疼痛分别减轻了74%和31%,且大大改善了病人的焦虑、沮丧和敌意情绪等。
    美国心脏外科医生巴特勒(Charles Butler)博士等经过研究认为,体感音乐治疗对心血管手术后的恢复非常有益,其结果可以减少止痛药和镇定剂的用量,有效缩短恢复期。他在实验中采用体感音乐治疗的病人,手术后需要戴呼吸机的时间从17小时减至7小时,重点护理的时间从36小时降到18小时,总体住院时间从9天缩到5天。
    日本横滨市立市民医院岩谷房子,采用体感音乐疗法对22例肿瘤晚期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22例病患抑郁症状显著减轻,便秘得以改善,镇痛、镇静剂量减少,没有一例得褥疮,而且患者在临终前听着自己喜爱的音乐而平静地辞世,使家属倍感欣慰!
    2009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科(精神卫生研究所),应用VAT对抑郁症的辅助康复治疗;2011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心理教研室,对身心障碍学生开展的体感音乐治疗;2013年,北京空军总医院临床心理科,对抑郁症和其他心理疾病患者开展的体感音乐辅助治疗,结果都证实:体感音乐治疗对改善抑郁症和各种心理疾病的躯体化症状方面,效果明显。此外,广东省武警总医院成瘾治疗中心以及北京、内蒙等地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应用VAT对毒瘾及各种成瘾反应的躯体化症状进行了针对性的治疗,结果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以上表明,体感音乐治疗不仅加深了人对音乐的感动、陶醉和恍惚感,同时也使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血流变和微循环等都得到改善。这些对于抑郁自闭、毒瘾复吸的人来说,往往获得想象不到的效果。
 (四)脑神经康复
    最早应用体感音乐疗法对严重残障儿童进行放松训练和研究的,莫过于挪威教育家和医学家Skile博士。他的实验振动频率是30~120赫兹,并认为,40~80赫兹的频率对患儿神经肌肉的紧张、痉挛、疼痛和抽搐等放松最为有效。
    以后,魏哥兰对他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他对一组大脑麻痹患者,采用镇静音乐+44赫兹脉冲振动频率,治疗30分钟为一疗程;另一组,仅用同样的镇静音乐、但去掉脉冲振动频率加以对照。通过10位患者共6个疗程的治疗,对处理前和处理后的脊椎活动能力、肢体灵活度及活动范围等进行了测量,结果证实:采用音乐+脉冲振动频率组,比对照组的肌张力大大下降,活动能力也明显提高。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儿医院脑瘫康复中心的刘振寰主任医师,通过多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体感音乐治疗实践,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案例。他认为,这是一种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患儿感觉舒适愉快、护理起来容易和每日不断重复的自然疗法。而且,它对缓解患儿的肢体痉挛和紧张状态作用明显,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推拿等康复手段,往往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体感音乐振动的频率在16~150赫兹之间,是一种伴随音乐变化而变化的精密振动(即1/f波动),振幅在数百至数千微米之间。这种物理作用对于打通脑部血管和微循环通道,改善脑组织供血,增强脑细胞活性与膜的通透性,有利于细胞膜内外物质交换和细胞再生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脑瘫患儿在体感音乐振动的刺激下,很快感觉到身心的愉悦,肢体逐渐从痉挛紧张状态放松下来。这种愉快的体验,比起其他物理治疗或作业疗法更容易接受。同时,该疗法使脑瘫患儿的肌电下降、皮温升高、血容量增加、脑电反应α波增多,并使血压、呼吸、脉搏等趋于平稳,人的内稳态恢复,肌张力也得到有效缓解。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院)康复科,对14例脑卒中、脑外伤患者进行了体感音疗的康复实践。患者每天治疗一次,每次治疗时间为30-60分钟不等,并采用康复评定量表对治疗前后进行了系统评估,经初步临床观察,除2例(脑积水和缺血缺氧性脑病)没有什么改善外,其余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这表明,体感音乐治疗不仅通过音乐的听觉对人产生了积极的心理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音乐的触、振动觉激发了身体的松弛反应,并改善了大脑情绪、认知、听觉、言语等方面的功能。这种改善作用,可能还与体感音乐所带来的精密振动,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患者脑部的微循环通道、进而改善了脑组织的供血有关。 
   
  (五)心理训练及压力管理
    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运动心理学专家丁雪琴教授(与张忠秋等人),应用体感音乐身心调节技术,对我国现役国家级举重和体操运动员进行了消除身心疲劳方面的训练试验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放松训练法之后,运动员均获得良好的心理和生理效应。主要表现在:良性情绪的调整与注意力集中,使人更加平静、放松、愉悦和诱导催眠,睡眠质量改善——高质量睡眠是竞技水平超常发挥的保证;同时,运动员的植物神经系统得到改善,生理和心理的疲劳得以减轻,脑电α和θ波显示,运动员的放松程度进一步加深。
     体感音乐放松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能减轻运动员的疲劳,这对训练和比赛状况的调整与恢复,并敢于挑战大的重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感音乐振动通过骨传导等作用,能够强化大脑古皮质和旧皮质层的放松效果,让大脑处于同步协调和非常良好的状态。此举可帮助高对抗训练的人(如运动员)进行赛前放松和赛后体能恢复,又可帮助脑力活动者和学生促进记忆、开发潜能以及用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此不失为心理训练和压力管理的理想工具!
 (六)其他方面
   防止褥疮:
    北京空军总医院烧伤康复科的临床实践证明:让烧伤病人躺在体感音波床或床垫上,能有效预防褥疮和促进康复。事实上,在日本凡是使用该床垫的老人,没有一例得褥疮。
     这是因为,体感音乐带来的数百至数千微米的精密振动,不仅促进了人体血循环和微循环,还使人体与床垫之间形成一个微细、致密的空气交换空间,使得细菌根本无法繁殖,从而有效地防止褥疮的发生。
预防糖尿病足:
    体感音乐疗法也是迄今改善肢体末梢循环和预防糖尿病足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魏育林教授对10年以上病程、确诊为糖尿病足的高龄患者,进行了体感音乐治疗的临床实践,结果发现:该疗法对肢体末端存在血管神经调节及循环障碍的糖尿病人,无论是血压、血流变还是局部微循环的改善等方面,效果都非常显著。譬如,受试者经体感音乐振动10~30分钟后,血流变、微循环和皮下温度等均获得明显改善。
    这是因为,体感音乐振动的频率与人体皮下组织的微血管等产生广泛的“同频共振”,此一方面激活了植物神经系统,使末梢循环和微血管得以开放,从而改善微循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基础代谢,使其组织温度升高,加速脂肪分解;另一方面,体感音乐振动还能调整人体的基础结构(如细胞、血管、神经、经络等),使之处于最佳状态,最终缓解患者的身心疲劳,活化神经细胞,预防周围神经损伤和瘫痪等。
     用于血液透析和成分献血:
     为消除人工血液透析患者的不安和抑郁情绪,日本大阪市府立医院人工血液透析室,采用体感音乐疗法对多例人工血液透析患者(其中有6例视力障碍的糖尿病肾病、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肾结核和1例多发性囊泡肾)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除1例不感兴趣外,其余患者的焦虑不安和抑郁情绪均得以改善,疼痛减轻,同时透析所致的嗳气、呕吐、血压变化等症状也大大减少。值得一提的是,体感音乐治疗使人工血液透析过程变得容易接受,且对视力障碍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同样,成分献血过程也是一个使人紧张不安和活动受限的过程。日本大阪府红十字血液中心,采用体感音乐疗法对364例献血者进行观察,治疗前后用心理测试、皮温和皮肤电阻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也显示:体感音乐疗法可使交感神经紧张状态明显减轻,表现为皮温和皮肤电阻显著升高,满足感和快感增加,使献血过程变得轻松、有趣和自如。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体感音乐,声音也能治病.   下一篇:体感音乐振子 - 音波震动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体感音乐-音药 ♥ 专注心身医学-沉浸式音乐康复模式-体感音波治疗系统-睡眠治疗系统解决方案 © 2005-2016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10372号
邮件:hsk360@163.com 电话:+86 0755-25115581 13570880178 18926764561 传真:+86 0755-25115581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留学人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坪山同乐社区)B栋2楼205